名人故事:英國前首相丘吉爾(9)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2 11:33:29

1941年8月,丘吉爾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發生,原本處于中立的美國也參戰。丘吉爾相信,勝利已經不可扭轉。
1941年12月22日,丘吉爾冒著被德國潛艇襲擊的風險訪問美國。
1942年1月1日,丘吉爾代表英國和美國、中國以及蘇聯的代表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草稿上簽字,為戰后的世界做出規劃。之后丘吉爾又出席了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等會議,與羅斯福、斯大林等領導人多次會面,商討戰后世界局勢。
1942年8月丘吉爾親自訪問莫斯科,向斯大林保證盟軍很快就會在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減輕蘇聯獨自面對德軍的壓力。
1943年11月,丘吉爾與羅斯福以及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做出了敦促日本歸還中國領土臺灣、澎湖列島以及釣魚島等的決定。
1945年5月7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次日丘吉爾向英國人民宣告,英國已經贏得了對德戰爭的勝利。
戰后歲月
戰爭結束后,戰時內閣也必須解散。丘吉爾辭職,并將大選。原本信心滿滿、認為憑借丘吉爾在戰爭中的功勞定能順利當選的保守黨,卻在大選中慘敗,丘吉爾本人雖然當選議員,但是保守黨只獲得了197席,而工黨卻贏得393席,得以組閣,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首相。帶領英國人民走向勝利的丘吉爾卻被拋棄了,他后來引用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志。”丘吉爾正式卸下了首相職務。下臺后的丘吉爾開始計劃撰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并多次提到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合眾國”的設想。
1946年,丘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在當時這篇演講被媒體猛烈抨擊,因為此時蘇聯和西方國家的關系還未破裂,很多人把丘吉爾看成戰爭販子。但是今天丘吉爾的鐵幕演說被認為是冷戰開始的標志。丘吉爾也很早就提出要恢復德國的實力,共同抵御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