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英國前首相丘吉爾(6)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2 11:33:29

1938年7月英國首相尼維爾·張伯倫派出的代表團訪問捷克,討論和平解決蘇臺德問題。
1938年9月15日,實行綏靖政策的張伯倫親自訪問慕尼黑,與希特勒商討蘇臺德問題。會談中希特勒明確提出要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張伯倫表示同意,在得到法國的首肯后,兩國駐捷克的公使于9月20日拜會總統貝奈斯,極力游說他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得知消息后丘吉爾向倫敦新聞界發表了一份聲明:這無異是西方民主國家向納粹武力威脅的徹底投降。情況到9月22日進一步惡化,希特勒提出了具體的時限:捷克政府必須在9月28日下午2時之前作出決定,否則德國就將發起進攻。
1938年9月28日,由墨索里尼出面邀請英法德意四國領袖到慕尼黑召開會議,一直幻想避免戰爭的張伯倫喜出望外,于次日趕到慕尼黑。丘吉爾認識到張伯倫有可能做出讓步,想提議由反對黨人和保守黨中持反對意見的人士發表一個聯合聲明,敦促張伯倫堅持立場,但是無人附議。
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會議結束,英法兩國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迫使捷克從10月1日起撤軍,否則戰爭一旦爆發英法將不會支援捷克。在議會,只有丘吉爾等少數人還在抨擊綏靖政策,他稱“我們已經遭到一次完全、徹底的失敗”。他的發言引起一片抗議之聲,但丘吉爾還是在噓聲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講。由于其反對綏靖政策的立場,丘吉爾還曾一度遭到自己選區的保守黨黨部彈劾動議,最終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自己的議席。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丘吉爾將二戰稱為“非必然的戰爭”,認為這次戰爭原本在開始時就可以輕易制止,但因英國人民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腸而讓壞人重新武裝”。
戰時首相
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后的數小時,張伯倫召見丘吉爾,邀請他加入戰時內閣。丘吉爾被重新任命為海軍大臣。由于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年5月對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案,將矛頭指向張伯倫。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