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英國前首相丘吉爾(8)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2 11:33:29

1940年8月20日,丘吉爾在下院贊揚英國空軍飛行員的英勇表現:“在人類戰爭的領域里,從來沒有過這么少的人對這么多的人作出過這么大的貢獻。”
1940年9月7日到11月3日,德軍以每晚平均200架飛機的數量連續57天對倫敦進行轟炸,僅頭兩天就造成800多人死亡。這期間丘吉爾幾乎每周都親自到被炸現場視察。雖然丘吉爾不止一次地在被炸毀的房屋現場流下熱淚,但是他依然以鋼鐵般的意志繼續帶領人民戰斗。
1940年9月19日,丘吉爾以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良好的私人關系,幫助英國在最關鍵的時刻獲得了美國大量的支援物資,希特勒決定無限期推延登陸計劃,不列顛戰爭以英國的勝利告終。
1940年8月,在丘吉爾的提議下,經過兩國艱苦的磋商,以及羅斯福本人對美國國會的游說,美國最終同意向英國海軍提供50艘驅逐艦,英國則以租賃的形式將其在海外的軍事基地交給美國。
1940年12月8日,英國的美元儲備已經枯竭,45億美元中的大部分已經用于訂購所有美國愿意提供的武器軍火。于是丘吉爾親自寫信給羅斯福,坦率地表明英國的資金短缺,但是依然希望美國能夠幫助英國:“如果大不列顛在這場斗爭的高潮中被奪去它全部可以銷售的資產,使得我們用鮮血贏得了勝利,拯救了文明,替美國爭取了充分裝備以防不測后卻一貧如洗,那在原則上是錯誤的。”羅斯福收到該信后提出以“租賃”的形式將武器彈藥支援英國,兩個月后,租賃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在羅斯福12月30日的著名講話中,稱“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1941年6月22日,德國向蘇聯宣戰。當晚丘吉爾就向全國民眾發表講話:“現在必須與從前的敵人蘇聯合作,在過去的25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那樣始終一貫地F對G產Z義。我并不想收回我說過的話,但是這一切再正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情景對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任何對第三帝國作戰的個人或國家,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任何跟著希特勒走的個人或國家,都是我們的敵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