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入學怎么教育?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3-09-25 10:08:54

入學教育是什么?就是養成教育,小孩的養成教育要從一年級就要抓起,比如:讓小孩子養成良好的坐姿習慣;良好的管理書包物品習慣;良好的寫字姿勢;良好的作業習慣;學會認真傾聽的習慣;學會提問的習慣;學會和同學相處的習慣……這比多認識幾個字重要得多。因為孩子的這個習慣將伴隨他的一生,好習慣養成了,以后學習和管理自己就不吃力,好習慣沒養成,以后學習就不得要領,沒有方法,更談不上管理好自己,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那么在學校,班主任用任課老師要有哪些養成習慣的要求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學習常規
(一)上課
1、聽到預備鈴聲,快步走進教室,安靜地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
2、上課鈴響,教師進教室,班長喊“起立”,師生相互問好。遲到者向老師報告,經老師允許才能入座。
3、聽課
(1)用心聽講,邊聽邊思考,不懂的地方等老師講完可以舉手問。
(2)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要仔細聽,如有不同看法,等同學講完舉手發言。
(3)聽課時,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不想與上課無關的事,要專心致志。
4、發言
(1)要發言先舉手,得到允許站起來說。
(2)回答問題一律使用普通話,說話時人站直,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說錯了不要怕,發言完畢即自動坐下。
(3)不能嘲笑在課堂上講錯的同學,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4)老師講課或同學發言時不能打斷別人的說話,有意見等別人說完了再舉手發言。
(二)讀書
1、讀書時身體要坐直,眼睛離書一尺。
2、讀書時,書要拿在手里,眼睛要看書,讀出表情。
3、學生單獨讀書時,要拿起書,聲音要響亮,讀出語氣來。
4、齊讀時也注意和大家保持一致的速度和節奏。
(三)下課
1、收拾好上一節課的學習用品,做好下一節課的準備工作,再走出教室。
2、進出教室、上下樓等不要擁擠,請老師先走,同學之間要互讓。
3、上課鈴響,馬上進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
4、下課鈴響后,教師宣布下課,學生必須再次起立,向老師致謝,等老師還禮后,學生才可離開座位。
(四)放學
1、迅速理好書包,有次序地走出教室離校,做到不慌張,不擁擠、不打鬧。
2、按時回家,不能在學校和放學路上逗留。
3、離開老師、同學要說“再見”。不經家長許可,不能跟其他人走
4、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做完作業削好鉛筆,整理好書包
5、對當天學習的內容及時進行復習,不懂就問
6、對即將學習的新內容進行預習。
7、值日生要認真負責,打掃環境衛生后,整理好衛生工具,熄燈、關鎖門窗。
二、課余活動常規教育。
(一)課間
1、課間不得出校,遇到特殊情況須經班主任同意。
2、課間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叫喊,不做激烈游戲。
3、行走要靠右行,遇到教師、參觀人員時,主動讓路問好。
4、進辦公室應喊“報告”,經同意后才能入內。
5、注意環境衛生,不亂扔紙屑,不亂涂墻壁、地面和黑板報,不吃零食,不喝生水。
6、保護學校綠化,不攀樹木,不采摘花果,損壞公物要賠償。
三、生活衛生常規教育。
(一)午休時保持安靜,不大聲喧嘩。
(二)飲食常規
1、吃飯時要專心,不講話,不開小差。
2、營養要均衡,家長做什么吃什么,不挑食。
3、愛惜糧食,不浪費。
4、在學校不吃零食、不喝飲料。
(三)衛生常規
1、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不睡懶覺,按時到校。
2、每天起床后,要讓自己的臉上充滿笑容,對自己說:“今天真好!”讓自信和喜悅充溢自己的心靈。路遇他人要主動問候,把喜悅和快樂傳遞給每個人。
3、搞好個人衛生,收拾好自己的房間,擺好衛生用品
4、每天自帶餐巾紙,不帶零食和玩具,勤換衣,勤洗澡,勤剪指
5、飯前便后要洗手。
6、書包、紅領巾要整潔,桌椅、抽屜要清潔,學習用品放整齊。
7、每天回家要把水杯洗干凈。
8、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紙屑果皮丟入垃圾箱,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動撿起來丟進垃圾箱。
9、早上進教室先開窗、通風,把家庭作業放在桌面上,并做好早讀的準備。
10、一人準備一塊干凈抹布,每天早上、中午到教室后把桌子擦干凈
11、打掃教室衛生,掃地、拖地,再擦桌椅,擺好衛生用品,關好窗,最后鎖好教室的門。
四、社會公德常規教育。
(一)上學
1、衣著整潔、按時到校。到校后立即進教室早讀。
2、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