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大人處處“安排”,意味著對孩子的心靈說“不”(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03 10:43:03

今天,在我們的周圍,我們可以看到到處都是失去自我的成人,他們像空殼一樣,在身體的里面,住著成千上萬的人,這些人在他們的身體里打架、爭斗,彼此控制和搖擺不定……使他們失去主見,并飽受內在的掙扎、焦慮。本質地說,無自主意識,是滋生痛苦和對抗的溫床。
誠誠請了一個星期的病假,再次回到幼兒園時,好像狀態變了。她不選擇和小朋友在一起,也不選擇老師。
她找了一個獨處的地方,自己和自己待著,不進教室、臥室、餐廳。她把自己書包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擺放在地上,再依次地放進書包里,整個過程她都面帶微笑……她需要有自己一個人的空間。
午睡的時候,她獨自一個人在臥室外玩耍。要是有老師經過,她就會馬上轉過身,斂起她的笑容,警惕地等待你從她身邊走過。
誠誠在家里一直是由姥姥、姥爺陪著,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人,而沒有屬于自己的空間。而在幼兒園里,她想尋找自己不被打擾的空間,渴望能夠支配自己的一切,真正做自己的主人。
兒童用獨處的時間統合著自己。
成人也是如此。和朋友們在一起工作、聊天、娛樂……可以使我們快樂,彼此慰藉和支持,使我們情緒高漲和興奮,使我們互相交流和合作。這是關系的需要。但我們也需要獨處,獨處可以使我們靜下心來。靜心使我們回到自己的內在,滋養自己的失去,調整自己的紊亂,用冥想和自己對話,慰藉自己,愛自己,梳理、整合自己的思緒……這就是獨處的秘密。
對于0~7歲的孩子來說,發展和成長的是兒童的內在生命。空間和時間從來都是創造的條件,身體和心理獨立在一個空間和時間中,兒童才有機會和自己相處,把自己獨立出來,統合自己。所以,內心的獨立是要有外在的時間和空間保證的。
兒童借助于外在和內在建立自我,這不是一個理論、一個說法、一個頭腦……或是和兒童的生活分離、抽象的假說,它就是孩子具體生活的細節和事情,只不過我們必須透過具體的事情,才能看到發生在這事情之中的秘密,看到創造者創造出了一個能自主獨立的內在的管理者。
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人成長的最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