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雪:大人處處“安排”,意味著對孩子的心靈說“不”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0-03 10:43:03

大人們總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生下來凡事都得被教,被照顧,被安排的妥妥當當的,這樣才能長得好。但殊不知如此一來,我們可能會成為駐扎在孩子內心的魔鬼,令他們即便成人以后,內心仍然痛苦、掙扎,無法成為一個擁有獨立自我的人。這種愛,是危險的陷阱,它會把你的孩子變為一個不幸的人。看看孫瑞雪老師的這篇文章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些孩子從出生起,就沒有機會發展自己,他們幾乎是被父母或者其他成人“一手包辦”出來的。由于沒有自己創造自己的機會,他們也就幾乎沒有自我。這些孩子的獨立感覺和意識,已經在父母和教育的無知覺中遭到損壞。
這個孩子只有3歲3個月,來到幼兒園1個月。老師觀察到,他呈現的狀態很不一樣。
尿完尿后,老師正要幫助他提褲子,他告訴老師:“媽媽說了,尿完后要擦屁屁。”然后自己扯了一截紙巾細致地擦了幾下。
看見小朋友玩沙,他會說:“媽媽說了,不可以在沙地里用手玩沙,要用鏟子鏟沙。”但他會禁不住地站在沙池邊,著迷地看著別的孩子開心地玩沙。
玩沙,是所有孩子的最愛。有時,老師鼓勵他,他會偶爾進去,但只是蹲著用手去撥拉幾下,然后就盯著自己的手掌,不斷地使勁兒拍手(想把沙拍掉),然后會要求老師帶他去洗手。
吃飯時,看到有孩子抓飯菜,他會說:“媽媽說了,用手抓飯吃,臟!”
早餐前需要先洗手,但好幾分鐘也不見他從洗手間出來。進去一看,他正發呆地望著水龍頭,手不斷地在水下搓洗著。老師輕輕地摟住他說:“你不想吃早餐,是嗎?”“嗯。”他很小聲地應著。
老師說:“如果你不想吃可以選擇不吃的,這是你的自由,沒有關系的。”
他說:“可媽媽告訴我要吃早餐的!”說完,面無表情地去了餐廳。
問題是:媽媽并沒有在幼兒園里,也沒有和孩子在一起,她卻有效地控制著孩子的行為、想法、心理和內在的愿望,做著孩子的主人。
這當然是對生命的背離,這樣的生命狀態不是真正的生命狀態。有哪一個生命的里面,坐著另一個人指揮他呢?生命是獨立的,但孩子不獨立了。
如果他是被媽媽做主,那就可能失去自主,從而失去自我。
如果他忘掉了自己,他就失去了自由。
如果他終于完全內化了媽媽,遵循了他已經認為的正確規則……他就可能一生都對自己內在的心靈的愿望和生命的愿望說:“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