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師用書 > 小學語文教師用書 >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師用書 > 正文
2010-09-17 15:44:15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語文
《錢被風刮跑以后》教學指導
〖課文分析〗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二十多年前在一個北風呼呼的日子里,老人的錢被風刮跑以后,過路行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把被北風中吹落的錢“搶”了回來,送歸了主人。這個故事贊譽了人與人之間真誠互愛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的社會風尚。
課文寫過路人發現風刮跑了錢,怎樣幫著“搶”被風刮的四處飛揚的錢,又不約而同地把錢交到老大爺手上,按理這是好的結局,可老大爺發現錢數不對,人們愉悅的心又揪了起來,以為是錢少了,結果出人意料,是錢多了,原來有人將自己的錢也給了老大爺,人群爆發出歡快爽朗的笑聲。課文通過過路行人的語言和動作與老大爺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使故事起伏跌宕,文章出現戲劇性的變化。
文中“搶”字,有三處加了引號,分別在第4、5兩自然段。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風大,必須搶先;二是這種行為表面看來是搶,而目的卻是為老大爺,這就不能叫搶,是幫助的意思,所以加引號。
本課有些詞語意思上是相反的,在用法上又形成了前后呼應。如老大爺先是“遲疑”,后是“肯定”;“我”原來的心情是“沉重”,后來“輕松”。老大爺的遲疑說明老大爺鬧不明白:我沒這么多錢,怎么多出錢了?“肯定”更加說明老大爺純樸。“沉重”說明“我”擔心老大爺的錢被過路行人搶掉,對不住老大爺,因而心情沉重,“輕松”是說“我”目睹了過路行人的真誠相助的美好品德而愉悅,因而心情輕松起來了。課文中還有一些,可以讓學生再找一找,培養學生多讀自悟,理解積累語言的方法和習慣。
〖要點提示〗
1.過路行人不約而同的把“搶”來的錢交給老大爺、老大爺焦急的心情和“我”矛盾的心理,要引導學生多讀感悟,細細體會詞語,正確朗讀。
2.讀懂課文內容,鼓勵學生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講述在風中發生的事。
〖教學建議〗
1.課前,提議搜集與錢有關的名人名言,與家人或朋友、同學交談金錢的話題。感知周圍的人對金錢的觀點,思考自己的金錢觀是什么。
2.教學中,可整體感知課文。鼓勵學生閱讀質疑,自讀感悟,交流體會,將課外的資料信息隨機導入課堂,引領學生悟懂課文表達的中心意思。可指導朗讀,培養語感,體會本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寫的思路。可品讀課文第4、6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去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從幾組相對的詞語描寫中,體會人間真情互助的可貴和可敬。
3.課后,可深入組織交流:這件事發生在二十多年前,在今天看來,有什么想法?話題是開放的,答案不必強求統一,但教師在討論中應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