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21-02-06 17:01:36
通過請學生仔細觀察這些等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概括。解決下面的這些問題:這些等式左邊都有怎樣的特點?右邊都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沒變?這些等式有共同的特征嗎?這些等式有怎樣的特征?從這些等式的分析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通過學生的交流與補充,讓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特點有點感覺。(當然學生通過計算會發現,有一種形式計算起來比較方便,讓學生感覺如果以后遇到這樣的形式,通過變化能使計算簡單的,就可以應用,增強學生簡便運算的應用意識,這也是為下一節課乘法分配律的練習課作鋪墊)抓住學生有價值的發言,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語言和書面語言結合起來,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數學表達能力,概括出規律。試寫有這樣特征的算式?發現這樣的算式有很多很多,從而激發學生用更簡潔的方式表示所有算式的欲望,嘗試用字母表示算式當中的數字而代替同學們寫的任何一個數字。利用學生不同的表示方法,請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最終得出正確的表示方法: ( a + b )× c =a×c + b×c,由于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比較困難,分析a×c + b×c等于( a + b )× c,將乘法分配律反過來試試能不能應用。
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在練習部分,其中有基本練習的題,也體現了課堂的開放性,如:44×9+44=(9+1)×44,43× 102=( )×( )+( )×( ),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去說。如果學生有困難,請學生利用算式編故事,進一步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通過學生的比較與辨析,加深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乘法分配律算式特征的印象。
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問題情景,理解情景中的數量關系,把握這些算式的本質,從而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 數學是有規律的,需要學生去發現,對孩子來說,發現的過程甚至超過規律本身,這就是過程與結果的關系。整個過程讓學生經歷“問題情景--探索歸納--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基本過程,這就是數學思想的體現,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也體現了數學的本質與魅力。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