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長少走彎路的五種兒童情緒疏導理念和方法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2-18 21:25:02

我想每一個帶孩子的家長都或多或少經歷過小人兒情緒“崩潰”的場景,要么哭鬧不停、要么就地打滾、要么生氣打人、要么喋喋不休。
尤其是在第一個叛逆期時,孩子的情緒往往會不受控制似的突然爆發,讓父母措手不及。
身為一個準備七歲孩子的媽媽,同時學習情緒處理、接觸學前教育的高校老師來說,我也曾經經歷過孩子鬧情緒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受到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緒、疏導孩子的情緒對于家長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每一對父母都能很從容地面對有情緒的孩子,我想不管對大人還是對孩子來說,都將變為有趣而愉悅的互動。
根據我自身的體驗,我想分享幾種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給各位父母。
一、父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很多文章都在講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但恰恰忘記了最重要的角色——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家長。
其實父母的狀態直接影響孩子的狀態,如果想孩子狀態好,前提條件父母需要先學習如何管理、處理自己的情緒。
學習處理情緒首先能夠覺察自己內在發生了什么,不管多大或多小的情緒都能第一時間覺察到,才有可能幫助自己及時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時候當看到孩子在發脾氣不知道怎樣快速讓TA停止時,很多家長都會因此產生讓自己感受不好的情緒。
這時候需要成人在心里分清楚,這個情緒跟孩子無關,只不過是孩子的反應激起了自己內在小孩的某些情緒。
如果你學習過如何處理情緒的話,就可以一邊協助孩子處理情緒,一邊覺察自己的情緒隨之處理掉。
假若自己無法幫助自己處理情緒,也需要不斷告訴自己,這些情緒跟他人無關,是自己的情緒,盡量做到平和、溫和。
總之,不管怎樣,父母在孩子面前盡量做到溫和而堅定。
有機會,可以學習一下自我情緒管理,真正做到明白自己的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或他人處理情緒。
二、站在孩子的視角看情緒反應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大人看來很小的事情而有很強烈的情緒。
比如處于完美敏感期的孩子,如果媽媽不小心咬了一口孩子手里的圓餅,孩子或許會認為這一口導致這個餅不圓了生氣、傷心,嚎啕大哭甚至直接把手里的餅扔掉以示自己的憤怒或傷心的情緒。
如果父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時,往往會覺得孩子小題大做,又小氣又夸張。
但如果你懂得兒童心理和年齡特點,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這個事情、看待孩子情緒的話,你往往就會更加平和有愛地對待孩子的種種反應。
允許孩子各種情緒的發生,接納孩子的各種反應也是作為父母需要修煉的一個點。
當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哭鬧時,可能有幾種情況:1、單純用這種方式發泄情緒;2、做給家長看,希望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3、不會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不管是不是自然流露還是學會了一種要挾家長滿足自己的方式來發泄情緒,我們作為家長的都需要耐心平和地對待孩子。
當你狀態越平和,越自在放松地看待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情緒背后真正的原因、嘗試用共情、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時,你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流淌地越快。
記住,情緒沒有大小之分,你認為孩子身上再小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感受很明顯的情緒。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情緒,都需要真正被看到,引起重視,而非視而不見。
三、引導孩子認識自己內在各種情緒,學習用更好的方式看待情緒、疏導情緒
當孩子小的時候,或許TA并不清楚自己內在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小小的身體感覺很不舒服,讓自己想哭、想叫、想發泄。
這時,如果家長給予孩子接納,允許孩子的情緒自然流暢,帶著愛意陪伴孩子發泄情緒的整個過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情緒是一個很自然很正常的現象。
但是如果家長這時也產生了各種情緒,因此對待孩子不耐煩、嘗試用壓制的方式讓孩子平靜下來的話,孩子往往會意識到自己目前的情緒是不好的,有時會被驚嚇住或者產生更多其他的情緒體驗,而情緒往往沒有很好地流暢出去反而停滯在身體中。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