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勞動育人”的田園土壤(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1-22 17:23:24

在上種植課程時,學生發現,田園種植和數學圖形學習可以結合起來。于是,他們立即付諸行動,親自設計建造圖形田圃。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將小學數學中出現的所有圖形都呈現在校園內。有了圖形,沒有測量工具怎么辦?于是,學生們又親自動手制作測量用的尺子,然后用尺子去測量圖形。一邊勞動,一邊學習圖形知識的學習方式,深受學生喜愛。田圃的蔬菜長勢喜人,學校便組織了一次“圖形內的蔬菜拍賣”活動。由學生自己測量圖形面積、估算每平方米的產量、調查行情價格、制作標書、公開競標,并進行相關知識講解。一場拍賣下來,學生綜合運用各類數學知識,讓數學真正與田園生活相結合。
除數學學科外,學校還引入美術、技術、生物等學科知識,拓展田園課程邊界。
學生在種植田圃時,需要觀察蔬菜發芽、作物拔節、花兒開放、果實膨脹,并用畫紙和畫筆記錄與描繪,這就是“田園美術”課程。
經過交流,我與教師發現,學生們都喜歡金剛葫蘆娃,而葫蘆也是鄉村寓意較好的作物,被視作智慧的象征,于是,教師便為學生買來葫蘆種子。在學生們的悉心照料下,各式各樣的葫蘆垂掛于校園。“葫蘆七兄弟”“葫蘆班集體”“葫蘆小姐妹”等學生賦予的名字,見證著葫蘆園的勞動,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也培養了團結協作的意識。等到葫蘆成熟后,教師便組織學生在葫蘆上繪畫、雕刻,制作葫蘆福娃,“幸福葫蘆娃”雕刻課程應運而生。
在“我們愛發明”課程中,學生既是設計者,又是建造者。教師帶領他們建造動物園、節水觀賞魚池、陶窯、沼氣池等。學生將圖形田圃內的菜葉、秸稈等用來喂養動物園內的小動物,將動物產生的糞用作沼氣原料,產生的沼氣再用來燒制泥巴,廢渣則用作田園肥料,從而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在“奇種妙植”創新課程中,學生們更是發揮想象力與創造性,在缸、油桶、泡沫箱、牛槽等多種器皿內種植甜瓜、黃瓜、西紅柿。經過他們的精心管理,一個個香噴噴的甜瓜就躺在缸里、趴在路邊,一串串誘人的西紅柿就掛在墻上,收獲頗豐。
推進田園課程,成就美好品德
田園課程讓學生明白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學校為制作田圃的營養土,拉來幾車牛糞,放在操場上曬干。學生見到都掩鼻而過,在種植甜瓜時,也不愿意用手觸摸。有學生問:“牛糞種的甜瓜臭嗎?吃了會不會拉肚子?”于是,學校教師便開始耐心講解牛糞的作用,它能為甜瓜種植提供豐富的養分。這時,一名學生說:“老師,我明白了!牛糞雖然聞起來是臭的,但是,它的心靈是美的,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德育自然而然發生了。
在田園課程的推進過程中,勞動教育的內涵,并不是獨立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外的。正如拓展課程時,勞動教育就已經融合了智育、體育、美育等,而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立德樹人,勞動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陣地。
實現勞動教育與德育一體化,是學校推進田園課程的重要目標。例如在“種豆芽”微課程中,教師設計了以下幾個序列,每一序列都對應德育的某一目標:通過播種、管理、收獲,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學會珍惜勞動果實;通過包裝、清洗、烹飪,讓學生養成環保習慣,提高勞動技能;通過“第一盤炒豆芽送爸媽”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心、孝心、感恩之心。一茬豆芽種下來,勞動美德、感恩、公平、環保、團結協作等理念蘊含其中。
田園課程的推進,也增進了學生與教師的感情。種植的甜瓜收獲了,他們摘下來送給退休的老教師;韭菜收獲了,學生用這些韭菜與教師一起包餃子。
全校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索田園課程,豐富勞動教育的內涵。它不僅增進了師生感情,而且讓教師也感受到鄉村教師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減少職業倦怠,增加職業幸福感。
勞動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本,只有加強勞動教育,才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雖然一所村小的田園課程建設,僅僅是勞動育人的初探索,但踐行的腳步卻不能停息。只有這樣,才能引起社會對勞動教育的重視,才能讓勞動教育浸潤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歷程,為學生的一生打好底色。
(作者系山東省荷澤市鄆城縣侯咽集鎮中心學校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1日第5版 版名:校長周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