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是教學與研究的風向標(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8-24 14:46:07

這對校長們思考教師評價問題很有啟發。評價不是為了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控制教師,不是為了對教師評頭論足,更不是為了在每一位教師心頭埋一根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每一位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實施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要起到這樣的作用,校長應該怎么設計評價機制呢?
在對學校的教師評價制度進行改革時,校長應有“逆向設計”思路。校長首先要問:在新高考改革和高中新課標發布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有怎樣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什么樣的證據可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態度和理念?用什么評價工具或流程來獲得這樣的證據?
遵循這樣的思路,校長可以考慮三維并舉的策略。第一個維度是制定教師行為的底線標準,把國家對教師的任職要求、師德規范等與本校實際結合起來,評價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如一些學校建設了遍布全校的智慧網絡系統,“教師準時上課”這類底線要求的評價就可以通過在教室門口打卡來實施。
第二個維度是制定學生評價教師的量表。加以引導和培訓,高中生評價教師在公平、公正、準確性等方面不會有問題。如果操作得當,學生評教將真正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傳統教學中,不少教師習慣于灌輸式教學,忽視對學生學習本質的研究,這與學校主要重視用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價教師,而不去有效征求教師工作對象的意見有關。當然,學生評教到底評什么?怎樣評?這是設計改革路線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地說,就是想要怎樣的結果,就要在評價中進行怎樣的設計。
第三個維度是用學生活動助推教師的參與和成長。以往,輔導學生社團、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組織各種學生活動等一般都是學校出臺政策,然后或學校安排或教師自愿報名來擔任指導教師。由于報酬低甚至沒有報酬,學校很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如果第二個維度學生評教能有效實施,并且學生評教結果在教師評價中占有重要權重,那么學校就可以同時實施學生助推教師的策略,即不再是學校安排教師或者發動教師自愿報名,而是改為“學生邀請制”,讓學生自主邀請他們認為有能力、有熱情指導他們的教師。得到并接受學生邀請、認真輔導學生的教師必然會得到學生更高的評價。如此,學生就能助推教師發展。
如果以上三個維度的評價能夠有效實施,學校就能實施基于評價結果、教師團隊建設以及分布式領導基礎上的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評價、行動就會互相支持,共同形成整體改革的局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22日第3版 版名:校長周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