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18-08-09 13:14:44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語文 語文教案
3、逐節細讀,解決問題,著力體會全詩所表達的情感:
(1)讀第1、2小節時,思考:詩人有什么囑咐?(葬我于高山之上)詩人為什么要“望我故鄉”“望我大陸”?(結合他獨居臺灣,身患重病以及他的日記等進行理解)[ 1949年4月于佑任撇下妻小被迫隨國民黨去了臺灣。晚年,于右任孤居臺灣,在大陸還有他的妻子和女兒,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越來越強烈,然而,盈盈一水的臺灣海峽無情地割斷了于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有家不能回,親人不能見,他過著凄涼冷漠的生活。步入老年之后,于右任先生身患重病。1962年1月24日在日記中給親屬寫下遺言:“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山要最高者,樹要最大者,可以時時望大陸。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之后,他于1962年1月24日,從這遺言的思緒中迸發成血淚交融、心痛如割的詩篇《望大陸》]
(2)讀第3小節,思考:詩人望見了什么呢?(可從“天蒼蒼,野茫茫”去想象那壯闊的畫面。指導學生看文中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見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藍色的,在天幕籠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邊,給人以視野寬大、心胸開闊的感覺。)他心中有什么想法呢?(可從“山之上,國有殤”去體會他愿以身許國的情懷。)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詩人愿以身許國的情懷。詩中表達出于右任先生濃濃的愛國情感。)
4、指導朗讀:
?劃分朗讀的節奏,每節詩之間停頓二拍,句與句間為一拍。
?確定朗讀的重音抓住關鍵詞語以及富有表現力的修飾語。
?把握感情基調感情:深摯、綿長的思念
語調:低沉略帶哀傷;語速:舒緩
。1)讓學生自由誦讀全詩,要求讀準節奏,讀出情感,讀出自己的理解(思鄉、惆悵)
(2)、齊讀,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3)、三讀:指名兩位同學誦讀,集體評價優劣。
三、背誦詩文
教師談話:這幾節小詩,是一份遺言,一段絕唱,一首哀歌。它飽含著于佑任先生期望葉落歸根、祖國統一的一往情深,它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請同學們讀一讀“學習鏈接”第2、3自然段。(學生閱讀)如今,距離于右任先生當年寫下《望大陸》已快半個世紀了,但是這首詩所表達的愛我中華的拳拳這心對祖國的統一仍然是一個有力的呼喚。讓我們帶著對這位真誠的愛國者的緬懷之情,去完整地背誦它吧。▽W生齊背)
四、小結:
《望大陸》以“望”字統領全篇,使我們似乎看到了一雙眼睛,一雙充滿著濃郁鄉愁,期盼回歸的眼睛。全詩的重心全在這一雙眼睛上。無疑,“望”字即為“詩眼”。
懷鄉是人共有的感情,只是于右任先生的感情特別深;統一是中國人共有的愿望,只是于老的愿望特別切。
五、拓展交流
1.與課文主題一致的文章或懷念家鄉的古詩你還知道哪些?交流一下。
鄉愁
余光中:中國臺灣詩人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示兒》陸游“死后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于先生其它懷念鄉土的詩句:“長恨天涯隔一水,頭白鴛鴦各自飛,兩岸心聲都是淚,一寸相思一寸灰”。“海上無風又無雨,高吟容易見神州”“垂垂白發悲游子,隱隱青山見故鄉”“夜夢中原,白首淚頻滴”
3.香港于1997年回歸祖國,澳門于1999年也回歸祖國,兩地與祖國大陸實行一國兩制,繁榮安定,兩岸人民迫切希望祖國統一,黨和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對這些情況了解有多少,交流一下。
4.學了本文你內心有些什么想法,或有些什么話要對臺灣人民或領導人講,可以寫在日記中。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這首詩,把它作為禮物,吟誦給海峽那一岸的同胞們,也讓我們共同企盼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板書設計:
望大陸
故鄉
望 山之上,國有殤 (愛國思鄉)
大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