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說課稿(3)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7-07-20 17:50:05

師:哦。你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出什么呢?(你是從德國兵的害怕和失敗看出來的。你能讀出德國兵的害怕嗎?)(生朗讀,如味道不夠)
師:聽你朗讀,我感受到了德國兵的一點害怕。誰來朗讀,讓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德國兵的害怕?(生朗讀)讀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國兵逃跑的場面,坦克的確是“大顯神威”呀!來,一起讀讀。(生齊讀)
(我還從“龐然大物”這個詞語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師:哦。“龐然大物”說明什么呢?(從坦克本身的龐大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你能讀出坦克“龐然大物”的那種氣勢嗎?(生朗讀,突出“龐然大物”)
(我從“首次”體會到坦克大顯神威。)
師:“首次”是什么意思?(第一次)這個句子中,還有哪一個詞語是“第一次”的意思?(頭一回)坦克第一次上戰場就這么厲害,當然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神威”。誰來讀出坦克第一次就這么厲害?(學生朗讀)
師:讀得不錯,大家都想讀?那大家自由練習練習吧。(學生自由練習讀,齊聲朗讀)
4、師小結: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著這樣的力量,你想說什么?
假如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又會對發明家說什么呢?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出示句式(寫一寫)我想對發明家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結:感受著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著智慧。
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不僅讓文本意象活躍在學生的頭腦中,更是讓學生領略了坦克的威力、集合的力量,再通過寫一寫,進一步加深對發明家的發明坦克的印象,使集合的思想在學生心中產生了一定的觸動。
(五)暢談感受,揭示道理
1、師:我們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是什么讓坦克有這樣的威力呢?(學生回答)正如課文所說的:“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出示,學生齊讀。)
師:這里的“誰”可以指哪些?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生:“誰”指坦克。)除了課文中的坦克,還可以指什么?(指名回答)
師:“集合”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了。看看身邊,還有哪些物體是集合其他物體的優點的產物?(指名回答:隨機出示相關圖片,讓學生說說它們是集合了哪些物體的優點。)
師:這個“誰”除了指這些物體外,還可以指什么?(可以指人)是呀,可以指人,這個“誰”可以是你,是我,是他。那,我們小組討論討論:如果可能,你希望將哪些長處集于一身?
2、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給予一定的評價:如,這樣你會更優秀的。)
4、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很豐富,也很美好。我相信,只要你們善于集合別人的優勢,就能成為強者,勝利者。祝大家夢想成真。讓我們再一次讀讀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吧————
這樣的啟發,讓學生活學活用,不但開發了他們的創造力,而且引發了他們自由表達,言語智慧在學生美好的夢想和憧憬中如花朵般競相開放。
六、說板書:
板書: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盾
坦克(大顯神威)
進攻自衛
這個板書能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展示出來了。
這堂課,讓我欣慰的是:整堂課的教學充分關注了文本言語的特點,抓住了文本的關鍵語匯,實實在在地進行了言語教學;關注了課堂中兒童的言語實踐,讓他們說話、抄寫、討論、朗讀等,語言技能在他們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而不是“微風拂面,表皮而過”;學生能快樂地學習,時時伴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