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3-12-20 10:34:0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學建議 教學論文
閱讀能力訓練點的銜接。
(1)由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到理清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3)由初步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到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對于不同的文體,重點在于閱讀范圍的擴展,
(4)由敘事性作品及說明性文章,擴展到閱讀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的議論文和淺易文言文。
7、注意以下幾類課文的教學:
文言文教學在小學階段要把握好下面幾個基本要求:
小學階段的文言文學習要達到什么目標?
——課程標準的闡述:在總目標里面——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這個要求是包含了對初中文言文學習的要求的,所以小學階段的要求應該比之更低一些。
1、掌握朗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如《學弈》中的“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正確停頓是“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曰:非然也”應該讀出肯定的語氣。▲處理好朗讀和理解的關系。
2、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范讀課文,提示學生如何斷句、停頓。
3、指導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最后達到背誦。
4、在理解方面,大體理解詞句的意思即可。學生要能做到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注釋,疏通文意,并且有一點自己的感悟。對文中蘊涵道理的討論適可而止;
關于“孰為汝多知乎”中“為”字讀音問題。
一說“為”讀“wéi”,“以為,認為”的意思;一說“為”讀“wèi”,與“謂”字通用,“說”的意思。建議用第二種意見:“為”讀“wèi”,與“謂”字通用,“說”的意思。
對一些傳統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想當然,按照舊套路處理。因為課文雖舊,但由于在教材編排上的位置不同,訓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注意根據單元的主題和訓練把握新的教學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2、要站在文化認同的層面處理教材:例如外國名篇名著這單元里的兩篇課文:
《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
人道主義是文章的基調。
這篇課文的難點在于,如何讓今天中國的小孩子體會到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慘與辛酸,這是培養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義精神的著力點。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讀、思、議結合起來,不要人為地割裂。例如,在“賣火柴”“擦火柴”這兩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相互交流感受,設身處地地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感受人物的命運。
契訶夫的《凡卡》寫的是非人生活下的童心童趣。不要急于概括為“對黑暗社會的控訴”。當然,學完這篇課文后,如果有學生能夠體會到舊俄時代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這很好,如果學生能夠感受凡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也不錯。
3、要根據課文所選的文學作品的特點設計教學,并且感受這樣表達方式。《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的虛實結合,引導學生感受幻想的美好和現實的殘酷交織寫作方式。《凡卡》結合文中回憶的內容與信相關的內容對比、襯托的寫法,通過這樣感受文章的獨特形式,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教學的時候要突出重點。這兩篇課文都比較長,要根據教學目標把握好重點內容的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的重點部分兩個“賣火柴”和“擦火柴”,對五次擦火柴可以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方法進行自讀自悟,體會想象與現實交織在一起的寫作方法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凡卡》教學中要突出凡卡寫信的內容。本文內容很豐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內容是凡卡寫給爺爺的信,而信中最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慘和內心痛苦的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教學中要把這三個自然段作為理解、體會的重點,尤其要把第八自然段作為重中之重,使其內容和情感在學生心靈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教學時,在學生找出信的內容之后,讓學生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找出凡卡給爺爺寫信最主要的目的和原因。接著,圍繞“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這句話,引導學生想象凡卡來做學徒,曾經有什么指望?然后采取自讀和討論的方式,弄清凡卡過著怎樣的學徒生活,設身處地地體驗凡卡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最后,在理解的基礎,把信的全部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但切忌設計“把凡卡回憶的部分連起來讀一讀”這樣的問題,這樣做會割裂文章整體的情感脈絡。另外注意不要講插敘等概念,重在體會人物命運。引號的用法。注意第10、11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沒有后引號是因為都是信的內容,引號可以這樣使用。
5、用好課后練習。如《凡卡》的“小練筆”,意在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合理想象,“凡卡睡醒了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這是直接針對他的美夢的,通過凡卡美夢的破碎,進一步體會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這既是寫話的練習,也為學生表達對凡卡命運的關注、表達對凡卡的同情提供了一個平臺。《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后的第四題是一個交流讀書感受的平臺,通過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這首詩體會作者對小女孩命運的關注與同情,讓學生也仿照著寫幾句話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深情朗讀,把表達、感悟、朗讀有機結合起來,綜合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論說文的教學:
教材當中選用的論說文有兩篇,一篇是《為人民服務》,另一篇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小學的論說文教學要把握好下面幾個要點:
1、 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篇章布局的理解,初步感知論說文的特點:圍繞一個中心,通過幾個事例或方面把問題講清楚。
2、 教學時要把握好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注意運用整體到部分到整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具體體會到論證的嚴密。
3、 對關聯詞語的教學要做到內緊外松,老師要對課文中的復句的內在關系心中有數,但不必告訴學生這是什么復句。對復句的教學可以分這樣三步走:(1)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2)分了幾個分句表達這意思?分句之間用上了哪些關聯詞語?(3)比較分句之間的順序可以調換嗎?為什么?
4、 當學生學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可以讓學生把它與《為人民服務》進行比較,滲透閱讀比較的方法,加深學生對論說文的印象。
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一般要求:
1、內容上粗知文章大意,詞句立即不作重點,一般可以略過。
2、方法上盡量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交流,教師只對一些重點的問題進行引導與點撥。
3、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引,重點訓練默讀、瀏覽。
4、善于通過略讀的內容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激發閱讀的興趣。除了外國名篇名著這單元以為,譬如說《藏戲》這課,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王強寫的《一個人的墨脫》、《西藏民俗》、李路陽《追尋生命的燈》。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