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雕琢后進生
來源:網絡 2009-09-02 16:53:41

所謂“后進生”,是指在品德、學習、紀律一方面或幾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在哪一個學校里都存在,雖然他們只是極少數,但教育轉化他們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在此,筆者想談談多年從事這項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找“亮點”,多鼓勵,因勢利導。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后進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閃光點就是施教的支點。因此,我們要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弱的一點,也要千方百計發揚光大,以此作為轉化的“起步點”。一旦發現他們有了點滴的進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題大做”,公開表揚,以此作為他們轉化的“立足點”。要像春不吝嗇鳳、夏不吝嗇雨那樣,不時地夸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因勢利導,用鼓勵揚起他們人生的風帆。
班上有位叫劉波的學生,成績不佳,經常逃課、遲到,但其集體榮譽感強,乒乓球打得十分不錯。如何改變他呢?我抓住他榮譽感強、乒乓球打的好這一優點,在課外,經常與他切磋球技,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他,表揚他,鼓勵他;校運動會上他參賽時,我親自帶著一批學生為其吶喊助威,最后,他獲得了冠軍。事后我充分肯定他的成績并告訴他:“做任何事只要努力就能干好,你的球打得好,書也可以讀得好。”還用他作例子鼓勵其他后進生加油。他很是高興,此后逐漸改掉了以往的許多缺點,學習也努力多了。
二、多關心,不歧視,培養自信。
教育心理學指出:教師對學生的熱情關心和真誠期望會激勵自己的教育對象,造成戲劇性的教育后果。這句話概括了情感因素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的突出作用。作為教師,首先應“捧出一顆愛心”,對后進生真誠關心,熱情愛護,尊重學生,不歧視,不挖苦,真誠地跟他們交朋友,用博大的愛心,激起他們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棄舊圖新。
我班學生王立剛因父母離異,缺乏管教,行為習慣差,剛進校時經常把自己的不滿情緒在班內發泄,一個地道的“雙差生”。但我并沒有歧視他,而是多方面給予關愛:作業不會做,個別輔導;病了送藥送水;有一點進步,就表揚、鼓勵……并在他生日那天悄悄安排班干部給他開生日晚會,我告訴他:樹的方向靠風掌握,人的方向是自己把握。久而久之,他感受到了老師的關心與愛護,進步很快,新學期初他被全體同學當選為學習委員。
三、抓反復,反復抓,堅定信念。
由于后進生的自覺性和自制力較差,使得后進生的進步總要經過一個“醒悟——轉變——反復——穩定”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以教育者要善于抓反復,反復抓。抓反復,要求教育者能夠敏銳地預見后進生反復地時間,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幫助他們走出低谷。既要允許其反復,又要鼓勵其進步。反復抓,要求教育者在后進生有進步時不能陶醉,在后進生舊病復發時不要灰心喪氣,要堅定信心,抓住他們的悔過心理,繼續做好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不斷地激勵鼓舞他們。
四、寬嚴相濟,批評有度。
對后進生的錯誤行為和缺點,要多寬容,但也不能縱容,仍要嚴格要求,對后進生的不良品行習慣,該批評還是要批評,從另一角度看,這也是愛。但批評要注意批評方式。一要避免不當的教育方式,批評不當容易使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產生逆反心理,最壞的一種批評方式就是“挖苦式”,諸如“你什么本事都沒有”“這么簡單的內容你都不會”之類。第二種不當的批評方式是每日反復嘮叨同一件事。二是批評不要算總帳,要就事論事,點到為止,切忌無限制地上綱上線。三是批評要有度,注意分寸,避免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必要時給學生臺階下,不要讓學生過于難堪,不要得理不饒人。四要注意批評的時間、地點、場合,盡量做到不公開批評,無意做錯事不批評,做錯題或回答錯了問題不批評,在家長面前不批評。
滴水穿石,只要我們有持久的耐心,有足夠的愛心,并隨時注意教育的藝術和方式,后進生就不會再落后,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一定會得到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