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學生的策略
來源:網絡 2009-09-02 14:23:52

現在中小學普遍提倡“賞識”教育,認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批評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正如教育學專家孫云曉所說: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因此,教育不能沒有批評,沒有懲罰。當學生犯了錯誤時,在肯定他是一個好學生的同時,要適當地批評他,指出其錯誤所在。只有如此,他才能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他就能逐漸學會自己承擔責任;而且也只有讓他學會承擔責任,他才能形成對一件事情的真實、完整的體驗,也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所有這些對一個學生的成長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說,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忽視批評懲罰的作用,而應該積極地加以利用。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指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愿意受到批評,而且如果批評不當,不僅起不到相應的效果,還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效應。因此,批評必須講究藝術性和科學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評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體的措辭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批評,在批評中伴隨著鼓勵和期望,批評中飽含著誠意和熱忱,就可以促使學生明辨是非,盡快步入正軌。下面我們就如何進行批評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 批評要及時
對于學生實施懲罰批評,應體現及時性原則,即發現學生犯了錯誤之后,及時進行批評懲罰,指出其錯誤所在及應該承擔的責任。如發現學生將學校中的玻璃器具打破之后,要及時指出其錯誤,并要求他立刻將破碎的玻璃打掃干凈,并送到垃圾箱。而不能等到時過境遷,再來批評懲罰他。
二 批評要有針對性
在批評學生時,教育者經常犯的毛病就是在發現學生犯錯誤之后,將他以前犯的錯誤都翻出來,前后聯系,越想越氣,結果往往沒有掌握好批評的力度,批評過度,對學生造成傷害。注意批評的針對性,還要盡量避免在自己情緒不好時批評學生,因為在自己情緒不好時,往往會將在其他地方所受的氣發泄到學生身上,結果使學生受到的批評遠遠超過他所犯錯誤應該得到的批評懲罰。
三 批評要體現平等性
在批評學生時,教育者還經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對差生所犯的錯誤進行非常嚴厲的批評,往往是“罰重于過”;而對于好學生的錯誤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甚至是“視而不見”。很顯然,這種不平等的態度會導致學生對于懲罰不以為然,批評也就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生產極大的負面效應。因此,教育者在運用批評這種手段時,要一視同仁,沒有偏頗,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做到遵守共同的“規則”,而不能凌駕于集體規則之上,只有如此,批評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與威力。
四 批評要注意場合
學生犯了錯誤,如果教師不分場合,大肆批評,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會使教育工作事與愿違。教師要盡量不要當眾責備學生,讓學生有臺階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尊重他的人格,事后再去教育學生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批評不要絕對化
正確的批評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缺點,但絕對化,卻適得其反。絕對化是形而上學的一種表現,它不符合客觀事實。因此,教師的批評就要避免絕對化,盡量做到恰如其分的批評。同時,在批評中要伴隨著鼓勵和期望,在批評中要飽含著誠意和熱忱,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學生明辨是非,盡快步入正軌。
六 批評要富有科學性和藝術性
要注意批評的藝術性與科學性。只有善意、友好的批評才容易被人接受,只有巧妙得體的措辭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親身師,聽其言,效其行”,教師的學識、人格、道德素質無一不在影響著學生。藝術的教育批評,它是老師一個善意的微笑,是老師一束關注的目光,是老師一句提醒的話語;它是沁人心脾的春風,是和風細雨,滋潤著學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只號角,促人不斷奮進。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