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的重要途徑
來源:網絡 2009-09-01 17:17:06

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專業化水平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障。然而,面對培訓,培訓雙方都有倒不完的“苦水”。培訓者“無奈”,不培訓不行,培訓教師又不領情,“吃力不討好”。
于是,不惜采取各種手段,甚至用強迫的方法強制教師接受培訓。被培訓者“無法”,不參加不行,參加往往又無效,“趕鴨子上架”。結果,本來應是互利的雙方變成了一對“仇敵”。那么,如何使培訓切實有效,受歡迎,使培訓雙方和諧發展,筆者認為培訓雙方都要做到“三少三多”。
培訓者要做到:
一、少些功利多些責任。時下的許多培訓,培訓者功利色彩太濃,每訓必收費,而且費用昂貴。記得筆者參加過的一次全員參與的英語培訓學習。培訓時間是三天,培訓費是每人170元,培訓時臺上培訓者照本宣科,臺下被培訓者開始算帳……培訓的效果可想而知。培訓對被培訓者來說無論是時間、經濟還是精神上負擔都是非常重的,他們利用假日花費金錢去學習,希望能學到知識提高水平,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有用,可培訓的功利化,只能讓被培訓者心寒。因此,培訓者要少些功利,多些責任,明白自己擔負的不僅僅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問題,更擔負著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任。培訓者要從教育事業的明天,民族的未來的高度明確自己的責任,認真擔負起培訓教師的重任。
二、少些空洞多些實際。聆聽專家的講座,觀摩優秀教師做課是教師培訓的常見方式之一。然而這種培訓往往給一線教師的感覺是遙遠的,高不可及的,講座理論過于高深,優秀課難以模仿。許多教師在培訓后認為“聽了過癮,看了動心,可用了無用”。培訓遠離了教育的實際,教學的實踐,顯得空洞了。因此,培訓者要注重培訓的實效,從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從一線教師的客觀情況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使教師覺得培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
三、少些說教多些互動。“臺上一人臺下一片”,“我說你聽,我講你記”是教師培訓場景的真實寫照。培訓過程中,培訓者往往高高在上,多采取單方面說教的方法對教師進行灌輸。然而,培訓是雙方的事,是一種對話的過程,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因此,培訓者要與被培訓者進行溝通,進行情感的交流,采取專題研討,對話探究,疑難解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互動,在互動中激發被培訓者的參與熱情,提高培訓實效。
被培訓者要做到:
一、少些倦怠多些激情。被培訓者往往由于平時忙碌于繁雜的事務,加之時下的培訓名目繁多,因此,對培訓產生倦怠心理,認為學與不學一個樣,有些人甚至認為憑已有的知識足以勝任目前的工作。于是,疲于應付,缺乏參與熱情。作為被培訓者要從提高自身素質,跟上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的角度去看待培訓,激發自己參與培訓的熱情,以飽滿的情緒,積極的態度投身到培訓中去,自覺學習,通過培訓學習使自己得到切實的提高。
二、少些被動多些主動。培訓過程中,被培訓者往往是迫于行政命令,逼于考核,處于被動地位,缺乏主動精神。要使培訓切實有效,被培訓者要主動參與培訓,這種主動不僅體現在爭取培訓的條件,珍惜培訓的機會,還應表現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學習,廣泛閱讀,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
三、少些盲從多些思辨。培訓過程中,被培訓者總能接觸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些甚至是非常前衛的,尤其是今天各種新的理論新的思潮撲面而來的時候,往往使人迷失。被培訓者要少些盲從,對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加以辨別,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反思,在思辨中發現真理,在思辨中解決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思辨中提升自己,形成風格。
筆者認為,當培訓雙方真正做到“三少三多”時,我們的教師培訓將迎來一片新的天地,實現教師培訓的“雙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