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發展簡史—起源
來源:網絡 2009-09-01 10:08:36

翻開任何一部中國數學發展史,你都不難發現,祖先們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奮斗的汗水。
(1)中國數學的起源(上古~西漢末期)
古希臘學者畢達哥拉斯(約公元約前580~約前500年)有這樣一句名言:“凡物皆數”。的確,一個沒有數的世界是不堪設想的。
今天,我們會不屑一顧從1數到10這樣的小事,然而上萬年以前,我們祖先為了這事可煞費苦心了。在7000年以前,我們的祖先甚至連2以上的數字還數不上來,如果要問他們所捕的4只野獸是多少,他們會回答:“很多只”。如果當時要有人能數到10,那一定會被認為是杰出的天才了。后來人們慢慢地會把數字和雙手聯系在一起了。每只手各拿一件東西,就是2。數到3時又被難住了,于是把第3件東西放在腳邊,“難題”才得到解決。
就這樣,在逐步摸索中,祖先從混混沌沌的世界中走出來了。
先是結繩記數,然后又發展到“書契”,五六千年前就會寫1~30的數字,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祖先們不但能寫3000以上的數學,還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識。在金文周《※鼎》中有這樣一段話:“東宮迺曰:償※禾十秭,遺十秭為廾秭,來歲弗償,則付秭。”這段話包含著一個利滾利的問題。說的是,如果借了10捆粟子,晚點還,就從借時的10捆變成20捆。如果隔年才還,就得從借時的10捆漲到40捆。用數學式子表達即:
10+10=20
20×2=40
除了在記數和算法上有了較大的進步外,祖先還開始把一些數字知識記載在書上。春秋時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修改過的古典書籍之一《周易》中,就出現了八卦。這神奇的八卦至今在中國和外國仍然是人們努力研究和對象,它在數學、天文、物理等多方面都發揮著不可低估和作用。
到了戰國時期,祖先們的數學知識已遠遠超出了會數1~3000的水平。這一階段他們在算術、幾何,甚至在現代應用數學的領域,都開始了耕耘播種。算術領域,四則運算在這一時期內得到了確立,乘法中訣已經在《管子》、《荀子》、《周逸書》等著作中零散出現,分數計算也開始被應用于種植土地、分配糧食等方面。幾何領域,出現了勾股定理。代數領域,出現了負數概念的萌芽。最令后人驚異的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對策論”的萌芽,對策論是現代應用數學領域的問題。它是運籌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用數學方法來研究有利害沖突的雙方,在競爭性的活動中,是否存自己制勝對方的最優策略,以及如何找出這些策略等問題。這一數學分支是在本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或以后,才作為一門學科形成的,可是早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公元前360~前330年)就提出過“斗馬術”問題,而這一問題的內容,正反映了對策論中爭取總體最優的數學思想。“斗馬術”問題說的是,齊威王要和大將田忌賽馬,他們每人各有上、中、下等馬各1匹,田忌那3匹馬比起齊威王的來,都要略遜一籌,如果用同等級的對應較量法,田忌必輸無疑,田忌為此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孫臏從旁點撥,田忌用了孫臏的辦法,以2:1取勝齊威王。孫臏用的是什么方法呢?請看下面的示意圖:
田忌齊威王
上等馬上等馬
中等馬中等馬
下等馬下等馬
看到這,你不覺得我們的祖先實在是很聰明嗎?
當歷史推進到秦漢時期,祖先們不再往骨頭上刻字了。他們把需要記的事都用毛筆寫在竹片上、木片上,這種寫了字的竹、木片被稱為“簡”或“牘”。這種簡或牘以西漢時期的流傳下來最多。
從那些漢簡中,我們發現,秦漢時期在算術方面乘除法算例明顯增多,還出現了多步乘除法和趨于完整的九九乘法中訣。在幾何方面,對于長方形面積的計算以及體積計算的知識也具備了。
這個時期最值得一提的,要算是算籌和十進位制系統了。有了它們,祖先們就不再為沒有合適的計算手段而發愁了。在我國古代,直到唐朝以前,一直用著這一套計算系統。
算籌的確切起源時間至今還不清楚,只知道,大約在秦漢時期,算籌已經形成制度了。要明白算籌是怎么回事,先得知道什么叫籌。籌就是一些直徑1分、長6分的小棍兒,這些小棍兒的質料有竹、木、骨、鐵、銅等。它們的功用同算盤珠相仿。目前,籌的實物已出土多批,1971年在陜西千陽縣出土的一座長方形男女合墓中發現,那具男尸的胯部系著一個絲絹帶囊,囊內裝有一把骨籌。1980年在石家莊南郊出土的一批早期骨籌,也是掛在死者的腰部。由引可見,算籌在漢代知識分子中已經通用。關于如何使用籌,根據記載是這樣的:在計算時,將籌擺于特制的案子上,或隨便擺放都可。對于5以下的數字,是幾就放幾根籌,而對6~9這4個數字,則需要用一根橫放或豎放的算籌當5,余下的數則仍是有幾擺幾根算籌。
為了計算方便,古人規定了縱橫表示法。縱表示法用于個、百、萬位數字;橫表示法用于十、千位數字,遇到零時,則空一位。
十進位制系統,正是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逢十進一法。就是說,對正整數或正小數而言,以十為基礎,逢十進一,逢百進二,逢千進三等等。十進位制系統的產生,為四則運算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