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說課稿 > 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 正文
2022-04-02 17:52:18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五年級語文 說課稿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五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楊氏之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選自《世說新語·言語》。課文通過人物對話,展現了楊氏之子的機智與幽默。整篇課文難度不大,結合課文注釋基本就能讀懂,課文的重點是了解人物對話的內容,以及體會語言的幽默性。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詣、禽”2個生字,會寫“梁、詣、禽”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
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學習要把課文讀流利、順暢,能正確斷句。因此要讓學生多朗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熟讀成誦。
2.發現點拔教學法
本課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對話的幽默性,要帶著學生讀懂對話,分析對話所體現的人物形象,了解楊氏之子是怎樣機智巧妙地回應孔君平的。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作者簡介和課文生字等內容,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結合課文注釋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課堂上主要是朗讀課文,能把課文讀得流利、順暢,能體會人物對話的機智幽默。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一課時,課前要安排預習,教學流程如下:
(一)布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為什么。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溝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古代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回答別人時語言風趣機智,妙趣橫生。他的故事被記錄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里,大家想聽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文,也叫文言文──《楊氏之子》。
2.板書課題“楊氏之子”,講解課題意思。“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之”是助詞,相當于“的”。
二、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讀通課文。
2.檢查讀通情況。
3.課件展示生字,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huì) 曰(yuē) 禽(qín) 詣(yì)
生字:梁 詣 禽
強調:“為設果”中的“為”讀作weì。“應聲”中的“應”讀作yìng。
4.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現在的“家禽”,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
(3)反復熟讀。
三、理解文意
1.參考注釋,自學課文。 要求:將注釋中重點詞語的解釋批注在文中,據此初步理解句意。
2.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以下字詞比較陌生或古今差異較大,學生可能提出:
①其父:他的父親。其,他。
②為設果:小兒(楊氏之子)為他擺出水果。設,擺設,擺出。
③以示兒:以便給小兒看。以,來,以便。
④此是君家果:這是你家的水果。此,這;君,您,古代對對方尊敬的稱呼。
⑤未聞:沒有聽說。未,沒有;聞,聽。
⑥夫子家禽:您家的鳥。夫子,古時對男子的敬稱,這里指孔君平。禽,鳥類。
(以上問題,可讓學生通過同學之間討論自己獲取答案,如學生能夠作出回答,教師則應追問學生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無法回答,教師可以適當點撥提示,讓學生明白字詞義。)
3.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四、質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意思,還有哪些疑難問題?
2.背誦課文。
五、課文小結
課文講述了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家中一個九歲男孩機智應答來訪的客人的故事,反映出他的思維敏捷,機智幽默。
點擊查看更多:五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