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22-03-18 18:25:23 下載試卷 標簽:人教版數學 一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9加幾》教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湊十法”的計算思路,能正確進行口算。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分析和比較能力,逐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和表達。
思想滲透: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觀察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習慣。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學情分析
由于是低年齡段的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還不久,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在課堂的注意力僅僅只能夠保持十幾分鐘,并且大部分學生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已經學習過簡單的加減法,都會接數法,會在一個數的后面接著數算出來結果,所以這節課如果想要孩子保持較高的注意力,必須要創設具體情境,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愿意去學習,并從學習中主動發現“湊十法",會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9加幾的計算過程,并初步掌握9加幾的算式。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理解湊十法解決9加幾的算理。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認識我嗎?我是五年級的一名數學老師,我姓于,大家可以叫我(于老師)好!這節課由于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走進數學王國,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出發吧!
【設計說明】由于是借班上課,學生不認識我,所以首先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激起同學們上課的熱情。
活動2【導入】二、口算導入
師:首先我得考考大家數學到底學的怎么樣,敢接受挑戰嗎?請看(師在黑板右側板書口算題)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無序出示)指名學生口答
師:算的還真快,唉?10加幾好算嗎?
生:(口答)
師:那10加幾等于多少呢?
生:(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師:老師趕緊把它記下來(板書:十加幾就等于十幾)喜歡做這樣的題嗎?還想算嗎?好,那你能把今天要學的內容也變成10加幾去計算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進行今天的學習。
【設計說明】(通過這種方式導入1、是為本節課學習9+幾用湊十法作鋪墊;2、是讓學生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激發數學興趣。)
活動3【講授】三、探究新知
師:小朋友知道嗎,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新疆阿克蘇不僅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而且物產很豐富,有一些特產還遠銷國內外,那你知道我們阿克蘇都有哪些有名的特產嗎?
生(口答)
【設計說明】(這里我沒有用書上的情景,而是選用我們當地的特產有什么?這一話題作為本課的情景,主要因為:1、通過了解家鄉的特產,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2、一年級的小朋友沒有參加運動會的經驗,書上的情景他們體會不深,這些特產我們的學生天天接觸,比較熟悉,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師:這節課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阿克蘇的特產,請看大屏
師:都有什么呀?
師:我們先來看一看,蘋果是怎樣擺放的?
生:(口答)
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
生:(口答)(師根據生回答板書出算式9+4)? ?
師:那么,怎樣算出9+4的結果呢?算出來的同學請先靜靜的想一想你是怎樣算的?沒有算出來的同學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代替蘋果擺一擺,看看9+4等于多少!擺完后,再和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生獨立探索并與同桌交流)?
【設計說明】(通過讓學生想一想、(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擺一擺(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動手中體會算法的多樣性)、說一說(培養學生同桌合作交流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的形式來感受9加4的計算過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到得數的?? 指名說,老師適時評價
(請擺小棒的小朋友上臺投影展示擺法,并講解)
預設:(1)點數出結果。(2)從9接著數。(3)從4接著數。(4)圈一圈。(5)湊十法。
師:哪種方法讓老師不用數,一眼就能看出是13個呢?
生:(口答)引導學生說出為什么
師:聽明白了嗎?他是怎么做的?(生說,誰還想說說,請3-4名同學說一說)
【設計說明】(通過多個學生的說,來加深大家對湊十法的印象。)
師:那同學們也能像他們那樣擺一擺嗎?來我們都來試試,像他說的那樣擺一擺!邊擺邊說(生擺、說)
師:好,擺完了嗎?看一看你現在擺的是什么?(生答:10+3)
師:咦?不是9+4嗎?怎么變成10+3了,你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