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08 13:38:44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五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人物描寫一組》教案,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設計說明
本課圍繞“人物描寫”這一專題,安排了3個獨立的人物描寫片段。《摔跤》選自徐光耀的《小兵張嘎》,《他像一棵挺脫的樹》選自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兩莖燈草》選自《儒林外史》(題目為編者所加),這3個片段主要描寫了小嘎子、祥子、嚴監生三個人物形象。這3個片段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作家在刻畫人物時采取了不同的手法,有的抓住人物的動作、心理,有的側重寫人物的外貌,有的以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為主。可以說這3個片段都是人物描寫的經典片段,可以教我們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本次設計是讀寫聯動課,通過感悟課文的寫法,進行課堂小練筆。另外,還要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包括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視片段、圖片、文字材料等。
學生準備:了解《小兵張嘎》《駱駝祥子》《儒林外史》的故事梗概。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1.導入:今天,我們要走進一組新的課文,去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板書:人物描寫一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物描寫一組》中的第一個片段——《摔跤》,去認識兩個很有特點的新朋友。(板書:摔跤)
2.PPT出示嘎子這個人物的特征鼓勵學生猜,然后出示“小兵張嘎”的圖片作為提示。
(1)他是誰啊?一起喊他一聲——小嘎子。注意“嘎”讀ɡǎ。
(2)你是怎么認識他的?小嘎子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
3.過渡:《小兵張嘎》是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張嘎因他的“英氣”和“嘎氣”已成為我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最燦爛的一部分。同學們,想和一個人交朋友,必須先了解他的為人,也就是他的性格。那么小嘎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小兵張嘎》中的“小嘎子與小胖墩兒比賽摔跤”這個片段去了解他。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強,圖文音并茂的多媒體輔助引入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打開課文,大聲朗讀,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讀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你似乎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一個怎樣的小胖墩兒。
2.指導讀兒化音。
小胖墩兒 單褂兒 虎勢兒 猴兒似的 一點兒 牛勁兒
3.解決難讀字。
嘎(gǎ)子 腳腕(wàn)子 扳(bān)他不動
鹐(qiān)架似(shì)的 下冷絆(bàn)子 揪(jiū)
4.引導學生根據以上詞語,結合課題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指導寫字。
摟:右下“女”的橫最長,托住上邊的“米”。
撓:右上不要多寫一點。
扳:右側是“反”,第一筆是平撇,不是橫。
設計意圖:進入高年級,學生的生活空間進一步擴大,抽象思維能力開始逐步發展,聽說讀寫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但是對語言文字的訓練依舊需要夯實,檢查預習情況的同時,鞏固字詞的練習,了解語文的工具性。
三、讀懂課文,再現形象
1.過渡:初步讀了課文,從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現在,再次認真地讀課文。這一次,要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讀懂。然后同桌之間,可以試著把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摔跤過程表演出來。
2.學生讀文、表演。
3.我們請兩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過程表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觀眾,在底下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摔跤的每一個動作都表演出來了。
4.“演員”表演結束,及時組織“觀眾”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適時點撥,注重指導:
(1)“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后兩步,一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一叉一摟的,還是隨便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