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2 20:37:08

1、切不可把婚姻當兒戲,增強貴任感
夫妻雙方應本著愛孩子的“主旋律”,在道德上訴諸于自律精神,訴諸于父母的良知上,訴諸于親情的貴任感,各自守若一條不傷害孩子心靈的底線,夫妻攜手,共同教育培養好孩子。相互溝通,首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共同教育培養好孩子。
2、讓孩子有準備
決定分手時,平靜而簡單地向孩子談談即將分手的事,也可以在生活中不經意地提醒孩子“如果爸爸媽媽準備分開住,你有什么想法?”爸爸(媽媽)同你商量一件事“爸爸媽媽想分開生活,你愿意跟誰這類的話語”,使之漸漸滲入孩子的心靈,有一定思想準備,不要企圖隱瞞什么,那樣會增加孩子的不安,失去對大人的信任。
3、注意和孩子交流,避免讓孩子產生受害者心態
離婚時向孩子強調不是他們的過錯,解釋離婚原因,不要把錯誤推到另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講另一方的壞話,不要當著孩子面相互破壞形象或使用污辱性語言,更不要把孩子作為傳遞敵對信息的工具,強迫孩子表態,使用孩子介入到父母之間的感情糾紛中來。
特別要注意不要向孩子控告對方的無情和不負貴任,不要試圖將自己的創傷作為孩子今后成長的借鑒。千萬不要使用“媽媽不要我們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之類的話語,因為這些做法會使孩子失去對人的信任和對未來的信心。
4、盡釋前嫌,嘗試做朋友
離異夫妻不要像仇人,不要人為地阻斷孩子與親生父親(母親)的往來,不要將孩子作為要挾對方的武器,不要采取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不當仇人,嘗試做朋友,以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今后的生活,共同承擔養育孩子的責任。雙方經常保持和孩子的聯系,與孩子協商他與雙親相處的時間,平靜地商談教育孩子的事,才能讓孩子有寧靜的學習、生活心態;才能讓孩子感到盡管父母不在一起了,但給予其的關懷和愛絲毫沒有減弱。
5、與孩子共同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離婚后,撫養方對孩子的生活,要像對待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樣,讓孩子明確認識到,離異家庭的孩子一樣可以成才,只要自己能將挫折轉化為動力,將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有責任感、自制力和獨立性,更能早日成才,不斷向孩子傳遞這樣的觀念: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他經歷過什么,而取決于他怎樣用行動和對生命的至誠塑造自己的未來。
生活中意想不到的變化對我們產生何種影響,并不取決于這些變化的本身,而取決于我們對這些變化的態度和應對策略。同時指導孩子多讀、多看、多聽一些面對困難、挫折,身處逆境,不向命運低頭的人物傳記,讓他們自己感悟“生命”。
6、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
單親家庭的孩子最容易產生孤獨感。因此,比起正常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朋友。而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同學。因此,離異的雙方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支持孩子多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歡迎同學到你家與孩子一同學習,共度周末。
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同學說了刺激性的話,,不妨找那個同學聊一聊,或找班主任反映一下,主動爭取老師的幫助,請班主任以適當的方式對同學們講清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在群體中感受溫暖,學會明辨是非,正確對待親生父母和繼父母,并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
7、加強對自舟撫養行為的法制、道德約束
不可漠視孩子的合法權利,離婚父母要加強對自己撫養行為法制、道德約束,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二條:“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應對子女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給予理解、支持和感到欣慰”的規定盡好職責,依照法律盡好撫養義務,時刻用道德這個做人的底線嚴格要求、約束自己,把孩子培養成為祖國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