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電子課本 > 小學數學電子課本 > 人教版數學電子課本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課本 > 正文
2019-03-13 19:17:46 下載試卷 標簽:教學設計 數學下冊
六年級數學下冊《自行車里的數學》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教科書第66至67頁“自行車里的數學”
【學情分析】
“自行車里的數學問題”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旨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圓、排列組合、比例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發現并分析、解決生活現象中所蘊涵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對于自行車,學生熟悉的,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但是對于自行車的構造原理、車齒輪的變化關系以及變速自行車的行進基本原理并不是很清楚,因此,課前需要學生去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收集必要的數據,有助于課堂的順利展開。運用所學的知識,去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求解—解釋與應用”的基本過程。
【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的圓、比例等知識解決問題;了解普通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的速度與其內在結構的關系,知道變速自行車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
2、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實際應用”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
3、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意識。
【 】:經歷“前齒輪轉的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轉的圈數×后齒輪的齒數”關系的探究發現過程。
【 】:發現“自行車蹬一圈”跟“前后齒輪數的比”和“后輪的周長”有關。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問:同學們會騎自行車嗎?
說說你是怎樣騎自行車的?
生說師 演示(踏板→前齒輪→鏈條→后齒輪→后輪→前輪)
大家再一起來說一說自行車行進的原理。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自行車里的數學。(板書課題 )
二、研究普通自行車的速度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1、提出問題:“蹬一圈,自行車能走多遠?”( 出示問題)
師:如何才能知道蹬一圈自行車能走多遠?
1)、測量法(誤差大)
2)、計算
2、師:如何計算自行車蹬一圈能走多遠?
看看蹬一圈,車輪轉幾圈,再用車輪轉的圈數乘車輪的周長。
3、結合自行車轉動演示圖重點理解
1)、蹬一圈,是誰轉動了一圈?
2)、車輪轉動的圈數實際是誰的圈數?
3)、前齒輪轉動一個齒,鏈條怎么動?后齒輪怎么動?(生邊觀察邊討論。)
4、生小結
1)、蹬一圈=前齒輪轉一圈
2)、車輪轉的圈數=后齒輪轉動的圈數
3)、前齒輪轉的總齒數=后齒輪轉的總齒數
5、前、后齒輪的總齒數如何求?
生:前齒輪的齒數×前齒輪轉的圈數=后齒輪的齒數×后齒輪轉的圈數
問:后齒輪轉的圈數:前齒輪轉的圈數=?
當前齒輪轉的圈數為1時,這是等式怎么寫?
師板書:后齒輪的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
后齒輪的圈數就是誰的圈數?車輪圈數如何求?
師板書:車輪圈數=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
知道了車輪圈數,自行車蹬一圈走的距離如何算
生答師板書:
自行車蹬一圈走的距離 = 車輪圈數×車輪的周長。
=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車輪周長
三、鞏固練習。
1、A車輪直徑是0.8米,前輪是48個齒,后輪是12個齒,蹬一圈A車跑多少米?
2、B車輪直徑是0.8米,前輪是48個齒,后輪是16個齒,蹬一圈B車跑多少米?
(生獨立完成后 交流)
師:同樣蹬一圈,哪輛自行車走的遠一些?對比1、2題,你發現了什么?
:蹬一圈自行車走的距離與不僅與車輪直徑有關,還與前、后齒輪的比值有關。
四、研究變速自行車的問題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觀察、研究,我們了解了自行車蹬一圈所走的路程等于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前齒輪的齒數后齒輪的齒數)。車輪大小不變時,前后齒輪的齒數的比值不同時,蹬一圈自行車走距離也會不同。為了適應各種需要,人們還發明了變速自行車。
( 出示)師:老師這輛變速自行車,有2個前齒輪和6個后齒輪,它能變化出多少種速度呢?
請同學們完成書上第67頁的表格,然后和同桌討論交流(指名 )
師:蹬同樣的圈數,哪種組合使自行車走的最遠?
結論:蹬同樣的圈數,前后齒輪的齒數的比值越大,自行車走的最遠。
五、思維拓展
( 出示)師:一位自行車運動員在比賽時要經過各種路段,你覺得上坡時應怎樣搭配前后齒輪?
六、課堂 :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發現了自行車里運用到我們學過的哪些數學知識?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