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一年級下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9-02-11 16:24:08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數學 一年級下冊 說課稿
三、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經歷學習的過程。”為此,我特地設計了如下四個教學環節:
�。ㄒ唬﹦撛O情景,激趣導入
此環節,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首先進行激趣談話,引入情景主題圖,后板書課題,并讓學生去尋找有關的數字信息,同時教師板書下來,并利用以前學過的舊知對數量進行大小比較或對相對關系進行一個語言描述。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探究新知是本節課的核心環節,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知,突破教學難點,此環節我通過三個方面進行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首先通過以學生復習的“鴨92只比鵝22只多”來引起學生對具體數字的觀察,讓學生通過數一數,一個一個、二個二個、五個五個、十個十個地數,來體驗22與92相差很多,進行引導學生試著去補充“鴨比鵝多得多”這句話,只要學生深刻理解了“鴨比鵝多得多”的意思,相反學生就會利用以前學過和知識把這句話進行一個倒說,即“鵝比鴨少得多”這可話也就非常容易說出來了。其次再教學“雞100只,鴨92只”進行數量的對比時,嘗試讓學生也去數一數,然后讓學生知道它們之間差得并不多,所以不能用“雞比鴨多或少得多”來進行描述。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然后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它們的關系,估計有部分學生會找到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雞比鴨多一些”或“鴨比雞少一些”。最后就是通過一個數字游戲猜羊的只數來理解并學習“差不多”的用法,讓學生知道“差不多”就是“多一點或少一點的”的意思。本節課的關鍵還是要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是要根據具體的情境來進行描述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具體的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ㄈ┩卣惯\用,解決問題 。
練習是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智能,完善認知結構的重要手段。此環節我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誰比誰多(少)得多、誰比誰多(少)一些、誰和誰差不多”等知識來解決問題,充分體會知識的運用及變化情況。
�。ㄋ模┱n堂總結,深化理解。
此環節讓學生說說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充分抓住新知識的增長點,將所學知識進行較系統的歸納、提煉、即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更深刻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是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本節課我抓住教學重點內容,設計了以整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過程為主要內容的簡明、直觀的板書,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一目了然。 以上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說明了這節課“教什么”,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其中有很多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評委多加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