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小學生寒假復習的三種方法
來源:網絡資源 2019-01-14 17:03:28

期末考試家長會一結束,就意味著寒假已經正式開始,很多孩子都選擇在此期間放松一下,但卻忘了抓緊時間好好的復習一下,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如果方法得當不僅可以很好的完成寒假作業,而且還能養成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就如俗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樣,小編推薦以下適合小學生寒假復習的三種方法。
一、善于梳理知識是重點
復習中,我們要通過做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題目,達到復習知識的目的。如果只顧大量做題,忽略系統地看書,就不可取了。因此復習時,要認認真真地看幾遍課本,梳理好各科課本中的知識點,使自己對所學的知識在整體上有一個把握,頭腦中就能形成一個知識的結構網絡。對平時掌握得不大牢固的知識點,要通過復習徹底弄懂弄通。
二、復習要找到分散與集中的平衡點
專業專家研究表明,將兩種同類的材料放在一起復習,容易相互干擾,也就是內容相似性越大,相互干擾也就越大。因此,可采用文理科交叉安排復習內容。那種今天全部復習數學,明天全部復習語文的方法,后天復習英語的,是違背記憶規律的。另外復習的內容要適當分散。從時間上講,分散復習的效果優于集中復習,尤其是難度大的復習材料更適合于分散復習。
三、復習時間要安排得當
在復習過程中要根據遺忘規律來科學地安排復習時間,這樣可以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復習效果也好。但復習間隔時間因人而異,因復習材料而異。一般認為,可為一天、一周、一個月;對于一些特別的復習內容,最好能在第三天多增加一次復習。
例如:時間安排表
周一到周五 | |||
時間 | 事件 | 注意事項 | 計時(分) |
下午4:30~4:50 | 吃下午點心 | 飯前要洗手 | 20 |
下午4:50~5:30 | 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
1. 慢慢寫,認真書寫;
2. 認真讀題,看清楚再動筆; 3. 檢查改正錯題 4. 要背的課文先讀10遍; 5. 預習課文(讀2~3遍) |
40 |
沒有家庭作業 |
1. 習字;
2. 做一頁口算心算 |
||
下午5:30~6:00 | 玩或看電視 | 30 | |
下午6:00~7:00 | 吃晚飯 |
1. 飯前要洗手
2. 早吃完早去玩 3. 正式吃飯時間為30分鐘,吃完去玩 |
60 |
晚上7:00~7:30 | 玩或看電視或看課外書 | 30 | |
晚上7:30~8:30 |
做沒做完的家庭作業
做課外作業 準備明天上學的文具 |
家庭作業(預習課文/家聽/更改錯題)
課外作業(習字/口算心算) 若全部完成,可提前進入下一項。 |
30~60 |
晚上8:30~9:00 | 看書,看電視 | 30 | |
晚上9:00~9:30 | 洗澡 看書 | 30 | |
晚上10:00 | 睡覺 | ||
說明: | |||
A)下午5:30之前不得看電視,否則取消晚上8:30的看電視時間。
B)提高效率,將有更多的時間娛樂。 C)周五可以在晚上10:30分前睡覺。 |
周六和周日 | |||
時間 | 事件 | 注意事項 | 計時(分) |
上午9:30之前 | 起床、洗漱、吃早餐 | 飯前要洗手 | - |
上午9:30~10:30 |
做沒做完的家庭作業
做課外作業 復習 |
復習:聽寫全部的我會寫,重點是常寫錯的字
練習:語文卷一份 數學卷一份 |
30 |
上午10:30~12:00 | 自由活動 | 90 | |
中午12:00~12:30 | 中午飯時間 | 30 | |
下午12:30~6:00 | 午睡和自由活動 | - | |
下午6:00~7:00 | 晚飯時間 | 60 | |
晚上7:00~7:30 | 自由活動 | 30 | |
晚上7:30~8:30 |
改正上午的錯題
準備明天上學的文具(周日) |
若全部完成,可提前進入下一項。 | 30~60 |
晚上8:30~9:00 | 看書,看電視 | 30 | |
晚上9:00~9:30 | 洗澡 看書 | 30 | |
晚上10:00 | 睡覺 | ||
說明: | |||
A)中午只有30~45分鐘吃飯時間,吃不完沒零食吃的哦。
B)提高效率,將有更多的時間娛樂。 C)周五周六可以在晚上10:30分前睡覺。但星期日要晚上10點之前睡覺。 |
而我們復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課堂作業閱讀習慣、思維習慣、自律的生活健身習慣以及心理習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