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7-09-01 15:28:11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一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咕咚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中,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部件組合法、字理識字法、字族識字法、謎語等,通過同桌或小組討論、交流自主識字。同時采用指導觀察法,充分利用插圖,以圖帶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整個環節以朗讀貫穿始終,加深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導入: 同學們,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內,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多媒體課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個什么詞語?(吃驚、害怕等)聽,他在說什么呢?
2.課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話:小朋友們,"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師導學:小兔子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們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咕咚"這兩個字的特點,發現規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導學生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因此,運用直觀、形象的畫面創設愉悅、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