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 正文
2017-08-24 17:39:29 下載試卷 標簽: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小學畢業總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全面而系統地鞏固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水平,進一步發展數學能力的重要部分,作為一種引導小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它應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過程。因此,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質為目標,培養出合格的小學生為服務宗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提高復習效率。
二、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的任務: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中的系統整理,而小學畢業復習是對小學階段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絡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畢業復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畢業復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掌握上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初步的邏輯思維、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復習中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掌握一些學習的能力。
三、數與代數
1、數的認識。
⑴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讀、寫億以內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估計。
⑵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⑶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和簡單的分數。
⑷進一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認識百分數;探索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關系,并會進行轉化。
⑸會比較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大小。
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⑺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并能進行交流。
⑻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并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征,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⑼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⑽知道整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⑾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⑿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時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⒀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⒁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⒂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2、數的運算。
⑴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⑵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
⑶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⑷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并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⑸探索和理解運算定律,能應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⑹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⑺會分別進行簡單的小數、分數(不含帶分數)加、減、乘、除運算及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
⑻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有關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⑼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
3、代數初步:
⑴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
⑵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
⑶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⑷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系,會求比值和化簡比。
⑸在實際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⑹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⑺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