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9:33:35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乘法探索與發現(三)加法交換律與結合律P47.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過程,推導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會用字母表示數。
2、會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對一些算式進行簡便計算。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索概括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并初步理解運用、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探索推導過程與運用。
教具準備:
PPT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憶舊知。
要求學生回憶一下上一節課學過的乘法的運算規律。
(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那么,大家回憶一下,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公式又是什么呢?)
a×b=b×a
(a×b)×c=a×(b×c)(黑板板書)
(那么加法是否也有同樣的規律呢?讓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
二、創設情境、操作體驗
1、由生活引入,通過對話的形式與學生共同探討交換的含義。
數一數:本班男生的人數和本班女生的人數,求本班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女生:(26+17)人
女生+男生:(17+26)人
結果無論哪一種計算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再舉書本上兩個例子來說明。
26+17=17+26
3+2=2+3
15+20=20+15
a+b=b+a (黑板板書)
讓學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分析比較兩個算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突出強調“交換”的意思。結果表明:兩個式子的加數交換了位置,但和不變。再要求學生自己舉一兩個例子來試試看。
2、出示題目:同學們的課間活動很豐富,看,有28個男生在跳繩,17個女生在跳繩,23個女生在踢毽子,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先算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28+17人,再算全部的人數:(28+17)+23人。
方法二:先算一下女生,再算一下他們加起來一共是多少人:28+(17+23)人。
那么得出:(28+17)+23=28+(17+23)整十
(3+2)+5=3+(2+5)
(19+12)+38=19+(12+38)整十
(a+b)+c=a+(b+c)
結果表明,計算出來的結果都是相等的。
3、再舉書本中的例子來說明結合的兩個數的條件和原因。
57+49
=50+7+40+9
=50+40+7+9
=(50+40)+(7+9)因為50+40=90,90是一個整十數。
=90+16
=106
三、鞏固練習,加深記憶。
1、書本P47(3)利用你發現的規律,計算下列各式。
2、想一想:下面的等式各應用了什么運算律?
82 + 0 = 0 + 82
47 +(30 + 8)=(47 + 30)+ 8
(87 + 68)+ 32 = 84 +(68 + 32)
75 +(48 + 25)=(75 + 25)+ 48
3、比一比:誰算得又快又對!
38+76+24 (88+45)+12
四、布置作業。
五、板書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