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6-12-07 18:30:16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說課稿
教材內容:
這節課《有多少“粘貼畫”》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的第1課時的內容。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知道了乘法口訣是怎樣來的,掌握了一些編制乘法口訣的策略和方法。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本節課是口訣教學的延續。
教材通過創設有多少“粘貼畫”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編制6的乘法口訣,在探究6的乘法口訣過程中,要體會新舊乘法口訣的聯系,逐步學會從已知中尋求未知的思想方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體驗算法的多樣化與數學的靈活性。2排、3排、4排、5排是利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得出得數,6排、7 排、8排、9排可以利用連加的方法得出,也可以利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推算,為編制6的乘法口訣做準備。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擺一擺,說一說的活動中感受6的乘法口訣的含義,能獨立整理6的乘法口訣,并與同伴交流整理的過程和結果。
2、培養學生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整理的能力。
3、讓學生在合作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并應用6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找規律整理并記憶6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教師要為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讓他們學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學生用編寫6的乘法口訣表等。
教學學情: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了2—5乘法口訣,知道了每句口訣的來源和意義,并能應用這些口訣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教法: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2—5的乘法口訣”以后,由于他們已經具有了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教材呈現的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意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課本的意圖是要讓學生學會獨立編寫意圖,我就利用學生學過的數學知識推到出六的乘法口訣。
1、情景教學法:利用課件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很簡單,就是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游戲教學法:這也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使學生在玩中學,體現了“學生是學習數學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3、小組合作教學:找規律教學時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學法:
1、利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知識,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結構的連慣性。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都可用原有的知識來解決所遇到的新問題。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如:你發現了6的口訣里有什么秘密!讓學生自已去探索、去發現,使學生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從中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和成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副圖,估一估粘貼畫的張數,你發現了什么?
1排有6個,2排有12個,3排呢???
二、問題探究粘貼畫的張數
1.估一估:粘貼畫的張數
2.說一說
同學們,要很快數出共有多少“粘貼畫”,你有什么高招嗎?(先數一排有幾個,再數有幾排)現在,我們共同來一排一排地數一數,好嗎?(手勢一排 一排的表示)一排有幾個?(課件出示一排粘貼畫) (一排6個)
師:一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口訣是什么?
(板書:1×6=6 一六得六)
2排是幾個6,列乘法算式,口訣是什么?
(板書,2×6=12 二六十二)
3排呢,4排呢??請同學們把課本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3.試一試。
(1)學生嘗試寫算式。編口訣,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匯報,交流。
(邊匯報,邊出示課件)
4.引導學生編制6的乘法口訣。
P72(1)中的試一試,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試試看。
P72(2)在小組內交流。熟悉6的乘法口訣。
5.P73想一想。
三、體驗感悟
1.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2~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經驗,編出6的乘法口訣。
2.組織學生記憶6的乘法口訣。
四、實踐應用
1.組織學生獨立完成P73的第1題、第4題。
2.靈活應用,第5題,先讓學生獨立算出方格,再組織交流。
學生沒想到移動方格的方法,師可適當引導。
五、課堂小結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讓學生概括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喚醒學生對本堂課的記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
想一想,6的乘法口訣還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做一做,6的乘法口訣給我們的解題帶來了什么樣的便利?
六、布置作業
73頁的第4題。
附:板書設計
有多少“粘貼畫”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總的來說,本節課彰顯了以下特點:1、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2、豐富多彩的游戲貫穿始終,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3、恰當地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
預期效果:
(1)以復習2—5的乘法口訣導入新課,體驗從已有的知識出發探索新知識的思維方法。
(2)學生爭先舉手參與提問并解答,課堂氣氛熱烈、和諧。
(3)教師提問并指名解答時具有層次性,因人而異,增強了人人學習數學的信心。
(4)課中穿插“找朋友”、“對口令”,既鞏固了6的乘法口訣,又符合了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和認識特征,更體現了情景教學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