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六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4-01-11 13:30:55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學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把握年齡特點 進行口語交際
第一學段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第一學段的基本要求有兩個:1、養成兩個習慣。一是堅持用普通話和人交流的習慣。二是認真聽的習慣。2、重視情感態度,做到“與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低年級學生只要敢說、樂說,大膽說,能夠傾聽。愿意交際,說話大方得體即可。
第二學段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第二學段重在養成傾聽的習慣,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力求以情動人。簡單歸納為三點:1、傾聽習慣的養成2、表達能力的培養3、養成用語習慣,吸引聽眾。而這三點中以傾聽習慣的養成最容易被我們忽視。傾聽習慣的養成重在通過多項交流模式進行。這里的多項交流模式有許多“例如一人講---大家聽----大家評價”“一人評價---大家聽----大家有收獲”(推薦文具盒)
第三學段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第三學段要求學生說話有條理,有獨到的見解,能作簡單的即席發言,并且抵制不文明的用語。
我們一起來分析各年段在情感態度、語言習慣、交際能力方面螺旋上升的教學目標。
在情感態度方面,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提出“認真聽別人講話”,“有表達的自信心”,“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等要求,重點是認真聽,主動說,有自信心。一個人在口語交際中充滿自信,對于成功地交際至關重要,而且有助于在學習、處事、做人諸方面樹立信心。第二學段進一步提出“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傾聽”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請教”體現了虛心的態度,“商討”體現了求是的作風。其核心是全身心地投入,體現了情感態度上更高層次的要求。第三學段則提出“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尊重”不僅要“認真耐心”地聽,而且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如,全神貫注,不隨便打斷對方的話,聆聽時要用神態作出反應;“理解”則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聽去想,理解對方說的內容,體諒當時的心情,顯然在情感態度的要求上又高了一步。總之,在情感態度方面,培植表達的自信,表達時態度自然大方,與人交談尊重、理解對方,是主要的目標。
在語言習慣方面,課程標準著重強調了以下三點:講普通話的習慣,使用禮貌用語,說話文明、得體。指導學生說普通話,乃至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這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的目標之一,也是語文教師一項重要的職責。口語交際教學在學說普通話、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方面,承擔著特殊使命。再者,說話要使用禮貌用語,要文明得體,這是一個人有較高的語文素養、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說話彬彬有禮、文明得體,也是口語交際教學在語言習慣培養上的一個重點。
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理所當然地是目標中的重中之重。要在教學中培養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傾聽,要由了解內容,到把握主要內容,到抓住要點。表達,要會復述、講述,能轉述,由簡單地說,到講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條理。應對,是在交流、交際中的表達,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年級要能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中年級要能進行較深入的交流,“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高年級,自己認為對的意見敢于發表和堅持,在發表意見時,有準備,有中心,有條理,有一定的質量。總之,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日常順利、有效地交流。在訓練中要兼顧傾聽。表達、應對能力的培養,以便形成比較強的、在日常生活中管用的交際能力。三種能力的培養應均衡訓練,整體推進,螺旋上升。從口頭表達的層面來說,交談、應對的能力要重視培養,講述、陳述的能力也不應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