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學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 五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 正文
2014-01-11 13:12:04 下載試卷 標簽:小學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教學論文
小學語文作文觀察課的教學模式
一.理論依據
按照讀寫結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依據辨證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實踐————認識再實踐的基本原理,構建作文課的教學模式,即學習課文——聽記范文——觀察生活——交流所得——下筆成文——師點生改
二,功能目標
1.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觀察,較好地解決對身邊的素材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文章內容空洞乏味的問題
2.提高學生的聽記能力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思維能
二.操作程序
(一)學習課文,循規得法
教材中觀察特征明顯的文章占相當比重,有的偏重于花草樹木。有的偏重于禽。獸。蟲:有的側重于事情,人物:有的則將諸多的事物溶于一體,無論哪一種類型都有一定的觀察法和順序,教學時,應以課本范文為例,引導學生循規得法。如結合學課文。讓學生明白自然順序法,主次法,方位法,分析綜合法等,使學生懂得被觀察的事物不同,觀察的重點也不同。觀察人要注重觀察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觀察事物要重點觀察事物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觀察環境要重點觀察各種陳設,建筑位置,輪廓構造。觀察景物,要重點觀察特征,如顏色,狀態,大小和變化等。除此之外,還要向學生講清楚觀察生活不能單獨依靠感覺,還需要思維活動的介入,不僅要觀而且要察,即要有感官的攝取,又要有心靈的伴隨。
(二)聽記范文,加深拓寬
學生掌握了觀察方法之后,但語言貧乏,教師要選擇課文相關和相似的材料進行聽記,句。段。篇皆可。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老師的有意安排中得到了運用,用聽記的形式也直接逐漸發展到歸納聽記,進而開闊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
(三)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這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認識到實踐,達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的過程,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征。觀察的形式可以使集體的,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散觀察
(四)交流所得,互補提高
學生將觀察得來的材料回班級進行交流,交流看到,聽到,想到的,也可以交流自己在觀察中所運用的方法,以便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五)提煉主題,結構成文
提煉主題,布局謀篇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所在。在交流觀察所得的基礎上,教師要加強引導,認真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分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去提煉主題,選擇自己體會最深,最佳角度的去寫。圍繞主題謀篇
(六)教師點撥,學生修改
學生寫作之后,將習作上交。教師瀏覽之后,根據學生的寫作情況,進行總結,選出上下等的作文,在自評自改可上。有集體評議和修改。暢所欲言,欣賞優點,指出缺點及修改意見,學生修改。
課例:
寫自己心愛的一種東西
一.教學內容
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可以使動物也可以是植物,一種學習用品。要講清它的特點,由這一個東西產生的聯想,能讓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到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學習聯想的寫作知識。在這次作文中得到應用
三.過程與方法
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利用課件,老師根據學生的初稿,找出范文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作文.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引導學生展開聯想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明確目標
(三)出示玩具
小狗,讓大家觀察,看喜歡小狗的什么
(四)出示小狗的范文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小組討論
(五),出示我的臺燈(病文)
1.要求默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這篇文章的不足之處
2.分組修改,把修改好的文章讀給大家聽。
3.根據剛才的評改方法,修改自己文章
4.交流修改情況,請大家談這次作文的感受
(六)謄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