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英語學習障礙的原因分析及對策(3)
來源:互聯網 2011-06-30 14:05:16

學生對于材料地滿意程度取決于材料本身是否符合他們的標準或需求。這種標準一般由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期望、語言水平、知識面、興趣范圍等因素決定。當閱讀材料在各個方面較為符合他們地情況時,閱讀會帶給他們非常強地滿足感;相反,當材料在各個方面與學習者本人格格不入時,情形就非常糟糕,非但不能激發閱讀興趣,反而使他們心生厭倦,對閱讀產生不應有的反感。
因此,可取的方法是,閱讀選材應以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基礎,以學生的選擇標準為準繩,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地閱讀興趣,他們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在進行閱讀選材之前,有必要對學生地學習目的、學習期望、語言水平以及對文章的趣味性、難易度、信息量、文章類型等方面地要求情況做一個深入調查,以做到有據可循,有的放矢。
供學生課外閱讀的英語材料很多,我認為《書蟲》和上海外國語出版社出版的《輕松讀經典叢書》都不錯。《書蟲》適合做泛讀材料,而且它有漢語譯文,避免了查字典的麻煩。每本書至少看三遍,第一遍不看中文,第二遍看不懂時可看中文,最后一遍不看中文。閱讀速度第一遍最慢,后兩遍慢慢加快。《輕松讀經典叢書》可以在每天睡覺前看十五分鐘,堅持不懈地繼續著,那么同學們的閱讀量、閱讀面就會有較大的提高和擴大,從而使閱讀理解的失分率大大降低。我建議同學們在碰到好的句子和段落時可以摘抄下來,然后熟讀成誦。在泛讀的過程中,最好不要為個別單詞停頓,因為多次的停頓就會打斷思路,影響進度,最終喪失讀下去的興趣。這樣的閱讀方式沒有否認擴大詞匯的重要性。有的同學為了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往往會選擇去背“大部頭”的詞匯手冊,而我覺得這樣做,既枯燥,又不利于靈活運用。我認為著眼點應該放在閱讀上,詞匯和閱讀齊頭并進。據國外一些語言學家研究發現,一個新的單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現七次左右,基本可以掌握其詞性、意思和用法,當然包括拼寫。
當然,除了上述的對策外,我認為每個同學從初一開始就要編寫自己的“易錯試題集”。具體的做法是:每次大小測驗后,要把自己本次考試的錯題抄下來,并一定要注明是因為粗心還是不懂而做錯的,同時把答案注在另一頁。下次考試前,先做以前做錯的題目,對于粗心的題目,要提醒自己粗心的原因,對于比較難的題目,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找出切入點,用排除法排除不相關選項,最后根據語感來確定答案。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這一表象直接的、整體的感受,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長期語言實踐中所形成的一種心理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尤為重要。培養語感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感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