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9:10:44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童話大師安徒生的著名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歷來被收在各種版本的安徒生童話選本中,多年來也被作為童話編入我國小學和中師語文教材。但是,我們如果拿“幻想”這一童話的基本特征來衡量該作,并將該作同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進行比較,便不難看出,《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文學體裁上其實應屬小說而非童話。
我們知道,作為童話基本特征的幻想,它是作家進行創作時在主觀世界展開的虛幻的藝術想象,它是童話賴以產生的創作方法和生產過程。這樣的幻想,全面體現在童話形象、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等創作諸要素中。
童話反映社會生活。必須通過塑造童話形象,而童話形象是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它是作者幻想的產物,由作者賦予這種幻想的產物以特定的象征意義,從而達到反映社會生活的寫作目的。童話對社會生活的這種反映,是一種從幻想到現實的折射式反映模式。而小說反映社會生活則是通過塑造社會生活中活生生的現實的人物形象,這是一種源于現實、觀照現實,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直接反映的模式。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塑造了一個為極端貧困的生活所迫,在大年夜賣火柴而終于被凍死的小女孩的形象,這一人物形象無疑凝聚了資本主義現實世界諸多不幸兒童的悲慘形象,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極為真實的活生生的一個女童形象,而絕然地不同于那些在社會生活中并不可能實際存在,只是作者幻想產物的童話形象,如海的女兒、丑小鴨、拇指姑娘等等。所以,從藝術形象的類別來說,賣火柴的小女孩應屬小說人物而非童話形象。
同樣,童話思想內容的表達,也借助于幻想;而小說,則是以極其可信的真實性,以最直接、最切近的觀照現實的藝術方式來表達思想內容�!顿u火柴的小女孩》通過寫一個女童的不幸際遇和結局,來表現資本主義制度下底層人民的悲慘狀況,這一思想內容,顯然也是屬于這種最直接、最切近的現實觀照式的表現,而絕非借助童話之幻想形式的表現。如此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通過真實而藝術地揭示生活本質面貌來表達思想內容的作品,自然絕非幻想的童話,而是符合小說本義的作品。
童話幻想的基本特征決定了擬人、象征等具體表現手法成了童話的基本的表現手法。安徒生所有那些童話名篇,幾乎無一不是運用這些童話表現手法的范例。但是,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作品中,卻找不到童話作品中幾乎是必用的這類表現手法的蹤影。小女孩的形象,小女孩的遭際本身,就已經直接地表現和控訴了那不合理的社會現狀,這里實在已無須擬人和象征——而這些.卻正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常式。誠然,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也細致地描寫了小女孩關于溫暖的火爐、肥美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和慈愛的奶奶這四個幻想.并占有相當篇幅。但這種“幻想”,只是處身在極其寒冷、饑餓、黑暗和冷酷的現實環境中的小女孩由于對相應的生命之必需的渴望而生的幻覺,是小女孩在凍死前夕很真實的心理活動的具象的表現,而絕非作為童話創作基本方法的那種幻想,更不是幻想出來的童話情節。顯然,作為童話創作基本方法的那種幻想與作為人物內心活動的這種“幻想”(實是幻覺)。有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語匯意義,絕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據此而把《賣火柴的小女孩》強拉出小說的體裁而納入童話范疇的,這正如同人們不能因為《紅樓夢》中多處寫到人物幻覺而將之歸入童話一樣顯而易見。
由于《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藝術語言同安徒生那些膾灸人口的童話作品的藝術語言具有高度的同質性,當人們讀這篇作品時,往往也就很自然地品味出一種安徒生式的,極類童話的藝術韶味。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正確認識該作屬于小說而不屬于童話,這對人們研究童話創作和兒童小說創作這兩者的親緣關系,研究它們在創作中的相互借鑒和藝術風格的相互作用、相互融匯。就具有了很寶貴的意義。同時,這對于全面認識安徒生的創作成就也很有價值。據此,我們可以說,安徒生作為一位童話大師,處身在十九世紀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空前繁榮的那個時代,他同時也’是一位有著短篇小說華章的作家。只是由于他的短篇小說數量少,這一篇小說名作往往也就與他的其他童話名篇收編在同一本童話集子中了,也許,這也是它被許多人誤認為是童話的一個客觀原因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