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11-04 19:37:08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1.學會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疑。
1.導入課題;齊讀課題。
2.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去年的樹和鳥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自由讀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
分手時的約定
指導學生朗讀。
2.鳥是怎樣尋找大樹的?你的體會是什么?
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的尋找過程,反復朗讀小鳥詢問的話,體會小鳥的心情。
3.(教師范讀最后三個自然段)生說感受或疑問。
(1)鳥兒為什么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朗讀。
(2)鳥兒唱完了歌,又對著燈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總結升華,布置作業。
1.結合學生發言,師進行小結。
2.根據學情,設計作業。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的過程。在對話過程中,要注意對話環境平等
化、對話方式多樣化、對話主題深刻化、對話結果個性化。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與教師價值觀的導
向要有機統一。
流程設計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課件: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他的好朋友──大樹唱歌
,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
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讓我們來讀一個美麗的故事。
2.揭題:去年的樹。
二、精讀課文、多元對話
1.請大家盡情地讀讀課文,與課文交流、對話。
2.交流心得。
現在你有什么想說的了?你的收獲,你的疑問,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說。
A?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過的歌?題目為什么用“去年的樹”?等等。B?疑問:破折號
的意思,為什么用“落”?C?感受:為小鳥的友情、誠信感動,為人類的亂砍濫伐憤慨,為大樹的
犧牲精神感動等。
(著重引導A。)收獲:根據課后問題提示,說出課文大概內容。歸納把書讀薄的方法
。詞語:煤油燈(詞義:實物演示)、伐木人(詞義:伐即砍。在本子上寫一個“伐”字)、融(
字形、字音)。
3.小結:同學們初次與課文親密接觸,就有這么大的收獲。
三、演讀課文,傾心對話
(一)讓我們走進課文,繼續深入地讀書。也許你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你的感受還能引起大
家的共鳴。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課文中多次寫到了小鳥和大樹是好朋友,你能把這些句子找出來
嗎?
1.……是好朋友。
2.……又來找他的好朋友大樹了。
3?……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
那么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確實是好朋友?讀讀書,把這些重要的詞句畫
下來。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處,令人羨慕啊!讀。
2.分別時的對話。
從他們的對話中,你聽出鳥兒和樹分別時的心情了嗎?(傷心或樂觀、難舍難分。)
自由找朋友練讀、指名、男女生讀。
小結:分別時是那么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朝夕相處的(好朋友)。
3.怎么找的語句。
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他是怎么樣找的?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心急如焚、
堅定不移地找,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4.出示小鳥問的三句話。
(1)“站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
(3)“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任選一句自由練,指名讀。
?你著急了。
?你在為大樹擔心。
?你體會得真好。
?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樹。
這回,咱們都是正焦急地尋找朋友的小鳥了,讓我們一起讀。
1)讀著讀著,誰被小鳥的真情感動了?來,請剛才在練習表演時演小鳥的同學上來。
你們就是那只小鳥了。你們在教室里邊飛邊詢問著你的好朋友大樹,想讓誰做你的配角跟你對話,
你就可以在誰的跟前停下來。
2)學生做小鳥,自找合作伙伴練讀。
3)小鳥,你找到朋友大樹了嗎?找不到朋友,小鳥都快急瘋了。讓我們再一起讀這三
句話。
4)教師采訪“小鳥”。(可憐的小鳥,找不到朋友大樹,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
喚大樹是嗎?怎么呼喚的?)
5)總結: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是那樣焦急、擔心、急切,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
四、引導想象,補充對話
a?圖:村子里,煤油燈旁,兩個好朋友相聚了,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b?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問了?
(交流:為什么“睜大眼睛,盯”?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為什么用了兩個“
看”?)
讓我們互相之間盡情地交流、對話吧。你可以提問題,也可以解答別人的問題。
?這兩個“看”,飽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戀啊。
?他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大樹。
?多么守信的小鳥啊。
?小鳥是多么留戀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離開。
同學們,這會兒,你就是那只小鳥,你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已化為燈火的好朋
友大樹。此時此刻,引讀課文最后一段,把小鳥換成“我”,再指導讀第二遍。(你們的朗讀,把
我的心也深深打動了。你們是這么讀的“睜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動情地讀一次好嗎?)
采訪:親愛的小鳥,你現在終于看到朋友了,你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想
說什么?(指名說。)你要走了,可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你還想說什么?(再指名說。)
你們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鳥啊。
總結:這對朝夕相處的伙伴分別時是那樣的難舍難分,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小鳥力盡千辛、百折不撓地尋找大樹,因為他們是──(好朋友);如今,面對已化為燈火的大樹
,他還是遵守諾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過的歌,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小鳥飛走了,帶著淡淡的傷感飛走了。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世
間最最寶貴的誠信。如果大樹有知的話,你想他會對小鳥說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對話
課文學到這兒,其實已經學完了,但是,作為這篇美麗的文章的讀者,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嗎?想對誰說?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交流(大樹、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導說出多元、個性化的語言,如環保問題,奉獻話
題等)。
六、回歸課題,升華理解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讀──(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會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
題)。
教學反思
讀《去年的樹》這篇動人的童話,我被小鳥的所作所為深深地吸引了,心被緊緊地揪著,幾乎
有一種不能呼吸的感覺——我知道,這是語言文字攝人心魄的魅力,這是世界上最動人的情感的召
喚。那么,該如何用語文課來詮釋這經典之作,如何與一群只有十歲左右,人間閱歷幾乎如一張白
紙的孩子來經歷、來見證這一段傷感,卻又蕩氣回腸的友情,讓孩子們獲得言語生命與精神生命的
成長呢?
一、為閱讀的個性化體悟創設氛圍
“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與對話者,是文
本與學生的向導性中介與主持人,是寬松、祥和、博大、溫馨、自由、和諧的閱讀氛圍的締造者。
《去年的樹》中第二自然段寫了“鳥兒必須離開樹,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第二年春天,它又
要從這“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回來,中間會有多少困難,多少阻隔,多少艱辛啊!可是,寫到鳥兒
要從這“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回來的時候,原文只有一句話——“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
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來了。”這既是作家的高明之處,使之形成了獨特的
語言風格,又給每一個閱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維與想像空間。所以,我采用了引領學生置身于把自
我加入到文本中去,實現文本“視界”與自我“視界”的融合,也就是“身入其境地用整個心去和
它相對”,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信守諾言堅貞不渝的鳥兒,歸還每一個不同生命個體主動閱讀的權
利,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運用自己的頭腦,放飛自己的想像,面對自己的生活,釋放自己的情懷
,去讀、去思、去悟、去創造。使學生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贍,個性得以放飛,精神得以
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也只有創設這樣的氛圍才能使學生提高閱讀的個性化體悟。
二、為閱讀的“對話”達成架設橋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
閱讀教學假如沒有學生個體對文本的作用,文本是灰色而無生命的鉛字的排列。因此,語文課
上,教師的講解是無法代替學生自身與教材的親密接觸的。而且,課堂上學生個體間的交流也有益
于思路的拓展和智慧的相互點燃。因此,我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做“受狂風暴雨蹂躪的鳥兒”的“規
勸者”,再讓他們轉換角色,做“黑夜里迷失方向的小鳥”的“代言人”。在特定的情境教學中,
學生對作品的閱讀不是消極的、被動的接受,而是因為有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碰撞與對話,
生成了許多生動的體驗與新的認識,使教材的內涵得以發掘,使師生的生命精神的底子得以錘打。
閱讀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為學生學習課文創設了一個平臺。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
平臺,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