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09 09:08:35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投影 數學 自我介紹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85頁例1、例2、例3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且從中品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大街上看看,想看嗎?
(投影出示第84頁的主影圖)
師:看大街上很熱鬧嗎?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數出它們各是多少嗎?
(投影學生數的結果:19、15、14、20)
師:小朋友你們每天過馬路時,你還想到什么嗎?
(引導學生過馬路時遵守交通規則)
出示屏幕上的數字:19、15、14、20
師:這些數字你們見過嗎?
說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11-20"數的認識。(板書)
二、操作觀察,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屏幕出示:一堆小棒
師:估估有幾根?(引導學生說出11根:比一多,比一少)
師:怎樣擺可以一眼看出小棒是11根?下面請同學們取出袋中的小棒動手擺一擺。(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數小棒,感知"十"
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擺法介紹給同學聽?
(生說,有1根1根擺,有2根2根擺,有3根3根擺,有5根5根擺,有10根10根擺的……)師點擊課外出示擺法。
(1)認識"11"
師:這些擺法都是對的,哪種方法最簡單,能一眼看出11根。
(生說10根10根擺的)
師:為什么?
老師也認為十根十根最簡單,把10根緊緊捆在一起,拿出赤方便一些(屏幕演示,要求學生用橡皮捆小棒)
師:10根一捆數的時候要拆開重新數嗎?一捆有幾根?是幾個十?就是10個一是十。
師:1個十加1個一組成幾?
(投影出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11)
同學同桌互說
(特別強調一捆小棒就是1個十,所以1個十和一合起來就是11。
(2)認識其他各數
師:現在我們看看誰能很快拿出15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呢?
(學生用實物演示,在展示臺上先擺1個十,再擺5個一,合起來是15。)
如要拿20根,你會用什么方法拿,同桌討論。
(指名匯報后,演示擺放的過程)
師: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
師:請同學擺1個比10大的數,你想擺幾就擺幾。請把你擺法和同學分享。(如我擺1個十,再擺4個一,合起來是14。)
3、讀讀,掌握數序
師:(投影尺子),請同學們拿出尺子,找出今天學的數,看到尺上的這些數,按順序讀出。
(1)讓學生從8數到15。 (2)從15數到20。
問:看到尺子的數,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如:15后面的一個數是多少?19前一個數是多少?16相鄰的數是幾?讓同學同桌說說。
三、趣味活動,鞏固新知
1、競選小博士(出示小機靈)
同學們小機靈來我們班選數學小博士,看誰能選上。
(教師發卡片)沒有卡片的就是評委。
當小機靈出題,請到你的話,你應該馬上來介紹自己的號嗎,看誰能過關?
(1)今天我們學的最大數是誰?(展幕出示小機靈出題)
(如我是20,是由2個十組成的)
(2)比16多1的數是誰?
(3)比19少1的數是誰?
(4)13的相鄰兩個數是誰?
(5)20前面的一個數總是誰?
(6)今天認識的最小的數是誰?
(7)比13多2的數是誰?
(8)還有誰沒叫到,請你用數學知識來介紹自己。
師:小博士們這樣站著比較亂,請按從小到大的號碼排列。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過這些數嗎?舉例說明。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高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