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給小孩“做事有計劃”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2-22 12:14:55

現象一:苗苗回到家后,馬上把電視機打開,但是,動畫片的片尾曲響起來了,動畫片結束了。本來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做作業,苗苗心里已經很難過了,這次,連她最喜歡的《美少女戰士》大結局也錯過了,苗苗傷心地哭了起來,并向媽媽抱怨說:"我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可是每天的事情太多了,要寫作業、看電視、復習功課,還要幫媽媽做家務、鍛煉身體……我覺得時間太不夠用了……"
現象二:一位三年級的老師這樣描述他的學生:我班的江馨一天到晚總是忙忙亂亂、慌慌張張、丟三落四的,不是把作業本忘在家里了,就是忘了帶課本,還有一次考試時,他竟然忘了帶文具盒;我和他的家長曾多次提醒過他,做事之前提前計劃好就會不丟三落四了,但這個孩子的壞毛病一直也沒有改掉。
專家分析
生活中,相信每一位家長對這樣的場面都不會陌生:
早晨一起床,孩子就把房間翻得一團糟,你問他在干什么,他很著急地告訴你:"我的襪子呢?媽媽,快幫我找找,馬上要遲到了。"
還不到月末,孩子常常會低著頭對你說:"媽媽,我的零花錢花光了。"你很生氣地問他:"那么多錢,你是怎么花的?"孩子很委屈地告訴你:"我也不知道,花著花著錢就光了。"
每當期末考試臨近時,孩子的生活就會亂成一團麻,每天早晨很早起來背書,每天晚上復習功課到凌晨。你勸孩子要注意身體,他會委屈地告訴你:"我還沒有復習完呢,我要是早點復習就好了。"
這些情況往往會令家長們很頭痛。其實,解決這些問題很簡單,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做事有計劃,即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時間規定,有準備、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驟。
亮亮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常常被同學們看不起,又因為亮亮很調皮,老師也不喜歡他。每天在學校里上課,他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覺,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他想到了輟學。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媽媽時,媽媽幫他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幫他做了學習計劃,并對他說:"媽媽不要求你一開始就能拿第一名,按著學習計劃做,每次進步一點點就可以。"
在媽媽和學習計劃的引領下,亮亮漸漸地喜歡上了學習……
由亮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孩子來說,做事有計劃是非常重要的。
給媽媽的建議
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是一個人性格的一部分。對于孩子來說,做事情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是兒童時期的一種自然反應,但如果此時媽媽不注意引導,孩子們往往會養成不良的個性,從而給一生帶來麻煩。
當然,做事條理分明的好個性并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因此媽媽不能心急,要注重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的好個性。
方法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起事來總會拖拖拉拉、做做停停,根本不會有什么計劃性可言。因此,媽媽要想孩子做事有計劃,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玲玲的時間觀念很差,每天晚上很晚才會寫完作業。但是,作業寫完后她還要和她的芭芘娃娃玩會,翻一翻她的漫畫書,直到媽媽發脾氣了才肯睡覺。有一天,媽媽生氣沒有管她,她竟然玩到了十二點多。結果,由于睡眠不足,第二天玲玲上課打瞌睡被老師發現,挨了批評。
回到家后,玲玲哭著向媽媽講述了自己的委屈。媽媽趁機對她進行教育,告訴她要有時間觀念,并為她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從此以后,玲玲按著作息表生活,時間觀念強多了。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什么時間不應該做什么事情;讓孩子養成作息規律的好習慣;讓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這些都是做事有計劃的前提。
方法二:督促孩子,做事之前做計劃
班級要去集體郊游了,小瓏的媽媽來送她。臨行前,媽媽從口袋里拿出一張紙遞給小瓏:"這個還拿嗎?"
"媽媽,你就放心吧,我已經記在心底了。"說著小瓏便跑上車去。
孩子們走后,小瓏好朋友的媽媽走過來問小瓏媽媽:"剛才給孩子什么'重要文件'呀?"
"小瓏的郊游計劃書。"小瓏媽媽自豪地說。
"孩子這么小就會做計劃書?"
看著另一位孩子的媽媽如此驚訝,小瓏媽媽講起了自己的教育經。
原來,小瓏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做事總是毛毛草草、丟三落四的。后來,小瓏媽媽在報刊上看到一則德國爸爸培養孩子的故事,很受啟發。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德國孩子對他的爸爸說:"爸爸,我周末想去游樂場。"他的爸爸通常不會直接說行或不行,而是會問孩子:"你計劃好了嗎?你想跟誰一起去?去什么地方?怎么去?"如果孩子說:"我還沒有計劃好。"爸爸就會說:"沒想好的事就不要說,如果你要去,就要計劃好。"
小瓏媽媽從此開始注重培養小瓏的計劃性。如當她告訴小瓏提前把周末要做的事情做一個計劃時,小瓏會在她的小本子上記下,周六:給花澆水,給外婆打電話,練習寫字……就這樣一直到現在,小瓏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做出詳細的計劃。
方法三:監督孩子嚴格按計劃辦事
雖然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和零用錢計劃,但是,他還會作業寫到一半就跑去看動畫片,或一沖動花光所有的零花錢。這時,媽媽一定要按著計劃做,孩子作業做不完就不能允許他睡覺,零用錢花完了就不能再給。如若不然,孩子很可能養成一種不好的習慣,缺乏執行計劃的行動力。除此之外,媽媽還要對孩子執行計劃的情況進行嚴格地監督。
智智在媽媽的幫助下做出了寫作業的計劃,每天晚上7∶00~7∶40做語文作業,并預習明天的功課;8∶00~8∶40做英語作業,并預習明天的功課;9∶00~9∶40做數學作業,并預習明天的作業。但是,智智最煩做數學題了,每天都會拖到很晚。
有一天,她實在不想做數學作業了,便對媽媽說:"媽媽,我好困呀,想睡覺。"媽媽問:"那數學作業做完了嗎?"智智不正面回答媽媽的問題:"媽媽,我肚子疼。"媽媽說:"家里有藥,我去給你拿。"說著便起身去拿藥,智智一看不能蒙混過關,只得踏下心來做作業。
方法四:讓孩子學會每日小結
"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環節。因為反省容易讓孩子發現自己執行計劃時的遺漏,清楚自己的得失。
一位媽媽介紹了這樣一種方法:
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與小娜聊10分鐘的天,"娜娜,你今天完成計劃了嗎?"、"你今天有進步嗎?""今天有什么特別的體會嗎?""明天還堅持嗎?"
其實,這位媽媽是在引導孩子做每日總結,長此以往,每天睡前10分鐘的總結會成為孩子的固定思維。
另外,還有一位媽媽介紹,"讓孩子寫日記總結也是不錯的一個辦法。"是呀,如果孩子能夠把計劃制定、實施情況、心得體會都詳細地記錄下來,等計劃完成后,孩子會發現自己又多了一筆財富!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