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歷史故事:孔子有教無類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2-05-26 09:56:07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生歷史故事:孔子有教無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故事】
只要有人想學習,就應該教育他,而不要管他是什么出身、什么品性,這就是“有教無類”。這個主張是孔子首先提出來的,他也是這么做的。他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五花八門,子貢是商人,顏涿聚當過強盜,子張是做馬匹交易的經紀人;國籍也各有不同,曾子是魯國人,子張是陳國人,子游是吳國人;學生性格也有很大差異,高柴愚笨,曾參遲鈍,仲由魯莽。有人問子貢:“孔子的學生怎么這么雜?”子貢回答:“老師自身很端正,想來的人都不拒絕,想走的也不阻止,所以很復雜。”而“雜”正體現了“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啟迪】
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人性論。“性相近”說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習相遠”又說明了實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過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認識,孔子才作出了“有教無類”的決斷。在現實生活中,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同樣能促使我們完善自身,服刑人員雖然身陷囹圄,但仍然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應該克己勤勉,永不懈怠。這樣,你才能為將來回歸社會后籌集到有效的資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