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27 15:39:43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二年級語文 教案設計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圖:全包圍結構。
座:半包圍結構。
室:上下結構,撇折上一點不要丟。
交:上下結構。
頁:獨體字。 要寫在田字格中間,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3.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筆畫特點。
4.教師邊指導邊范寫重點字。
圖:最后一筆是橫。
交:在田字格居中的位置,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最后兩筆撇、捺要舒展。
頁:起筆橫寫在田字格上格的中間。第二筆撇的長短、角度要適當。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5.學生先描紅,再書寫這幾個生字。
6.展示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書寫時,注重引導學生先觀察,分析字形,這既是寫對生字的前提,也是識字教學的重點。
四、回顧總結,鞏固練習
1.說說這節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抄寫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注意人物說話的語氣。
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具有歸納總結的意識,并使課內所學得到鞏固。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質疑導入
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課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物?(“我”、同學們、老師。)
2.上節課我們留下了什么問題沒有解決?(畫楊桃這件事包含了怎樣的道理?)
3.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設計意圖:過渡性談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學生質疑中的關鍵問題,順勢揭示本課時的學習重點,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生每次讀課文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產生,此處設計既關注到了兩個課時的整體性,又關注到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
二、研讀文本,品讀課文
1.認真朗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指名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的,如何畫的。(師相機板書: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2)你是怎樣理解“老老實實”的?(小組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引導學生補充回答):
是圓的就____,是方的就____,不要把圓的畫成____,也不要把方的畫成____,否則就是____。
。4)指名讀句子,評議。(注意抓住重點詞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讀出“我”實事求是作畫的態度。)
2.過渡:“我”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以為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卻發生了讓“我”意想不到的事,你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
(1)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前句要讀出指責的語氣。后句要讀出嘲笑的語氣。
。2)同桌互讀,指名讀,讀好問句和感嘆句。
3.當同學們看到楊桃變成了五角星時,他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而老師是怎么做的呢?(相機板書:哈哈大笑)
。1)課件出示相關語句: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桌前,舉起我的那頁畫紙,問大家:
…………
①找出描寫老師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句子,體會老師的做法。(看、到、坐、審視、回到、舉起、問)
②理解“審視”和老師為什么要“審視”。小組交流后再選一選,填一填。
“審視”是指仔細看。老師之所以要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為________。
a.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b.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c.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后教育他們
d.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老師,不想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出示老師和同學們的對話。指名讀,讀好對話的語氣。
(3)師生互動,引導朗讀,表演對話。
過渡:正因為老師看問題的角度與同學們的不一樣,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么?”——“像五角星!”(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不……像。”(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吞吞吐吐地說)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