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丁丁冬冬學識字》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22-03-24 09:12:51

北師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丁丁冬冬學識字》
《丁丁冬冬學識字》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丁丁冬冬學識字”是本冊一個集中識字的主題單元。學生在本單元中不僅要認識和掌握木字旁、草字頭、竹字頭以及帶有這些偏旁的生字,還要從中感知漢字的表意特點,總結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
本節課是該單元的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一組很典型的體現漢字造字規律的生字,學生通過對帶有木字旁字詞的學習,發現和掌握木字旁的意義,感知“木”的表意特點,由此及彼,認識更多生字,為后面幾個偏旁的學習做好鋪墊。經過近兩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定數量的漢字基礎,現在可以通過字理歸類識字的方法,進一步感知漢字的表意特點。所以本課的教學著眼點不在于簡單的多認幾個字,而是在于引導學生了解漢字、掌握規律,對整個漢字系統有初步的認識,幫助學生提高識字效率,促進學習智慧的形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木字旁的字12個以上,正確書寫“材、休”。
2、學習和掌握木字旁,感知漢字表意的特點,初步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之間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及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1、創設寬松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
2、將課堂與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生字。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運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體會漢字的奇妙,提高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2、進行環保教育,使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帶木字旁的生字,體會木字旁的表意特點。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及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字形與字義的密切關系,感悟漢字的表意特點。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課前,在家里找找有什么東西寫出來帶“木字旁”,并制作成詞語卡片。
教師準備:
1、CAI課件。
2、生字卡片三張。
3、摘蘋果游戲用卡片十一張。
4、營造森林氛圍小樹教具四棵,樹林教具兩片。
教學過程:
一、猜字導入,揭示課題。
(一)引出學習伙伴丁丁與冬冬,出示小篆“木”字,認識它嗎?猜猜古時候用它來表示什么?
(二)播放動畫,演示木的演變過程。相機出識字卡“木”,板畫大樹,進一步感知“木”的本義。
(三)揭示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結合已有知識經驗(上冊看圖識字部分曾接觸過象形文字),用學習伙伴帶出小篆“木”字,結合動畫進行演示,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更形象的使學生感知到“木”的本義!
二、認讀詞語,發現規律。
(一)創設情境,認識詞語。
1、引入“樹哥哥”,通過介紹復習舊知: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樹哥哥,我來自廣袤的大森林,我的樹根深深的扎進泥土里,樹枝向四面展開。在森林中還有許多我的好朋友呢!想認識它們嗎?那就來猜猜吧!(樹枝、樹根)
2、出示圖片,看圖猜樹。(杏樹、松樹、柏樹、松樹)
3、“樹哥哥”介紹:我們這些樹木長大后,被運進了加工廠,搖身一變就成了對人類特別有用的東西,你瞧!
看圖識字,認讀詞語。(木材、木棍、木板、木條)
【設計意圖: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樹哥哥”這一人物形象,利用它的介紹將枯燥的識詞過程變得生動有趣,通過看、聽、讀、猜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輕輕松松地初識本課詞語!
(二)自由認讀書上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三)自主探究,發現特點。
1、檢查認讀情況。
多種形式檢查鞏固:分行指名讀、挑指較難的詞語、開火車認讀。
2、說說從這些詞中你有什么發現?
3、全班討論:為什么這些字里都有“木”?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4、歸納小結:不論它是樹的組成部分、樹的名稱、還是樹木制成的各種木材,它們都與樹木有關,所以這些字里都帶有“木”。
【設計意圖: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他們創設更寬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其中規律,從而感知“木”的意義。】
三、拓展識字,強化認識。
(一)生活中找字。
1、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找什么東西寫出來帶木字旁?
2、結合實踐作業,交流家里找到的帶有木字旁的詞語。
3、指名匯報并教讀卡片上的詞語。
4、全班交流:卡片上的字為什么也有木字旁?
5、出示老師所找到的詞語,認讀詞語,鞏固識字。
衣柜 書柜 櫥柜 書架
案板 梳子 水桶 杯子
門框 地板 木床 樓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發動他們在家里找找有哪些東西寫出來帶木字旁,并將其做成詞語卡片在課堂上交流,不僅擴大了識字量,還培養了他們在生活中學習的能力,并對木字旁的表意特點有了更深的體會!
(二)詩中找字。
1、引導詩中找字。
(1)師朗讀第一句詩,學生找詩中木字旁的生字。
(2)交流:為什么“桃、李、梧桐”這些字也是木字旁的?看圖感知。
(3)齊讀本句。
2、學生自讀,找出帶木字旁的字。
(1)學生匯報,交流為什么這些字也是木字旁的,看圖感知。
(2)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自主識字,進一步感知木字旁的意義!
3、教學“林”字。
(1)黑板上的小樹越來越多,一棵連著一棵,真像是一片小樹林。
(2)出示“林”字卡,組詞帶讀。
(3)與“木”相比有什么不同?你發現了什么?
四、游戲識記,總結運用。
(一)摘蘋果游戲,鞏固識記重點生字。
杏:組詞讀?诒硎臼裁?動畫演示。
材:組詞讀。誰和這個字特別像?出示“村”,有什么辦法區分?
柜:組詞讀。你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柜子?
楊:組詞讀。它的第五筆是什么?
休:組詞讀。有什么好辦法記它?
桃:組詞讀。換個偏旁能變成什么字?
【設計意圖:將“摘蘋果”游戲放在此處,不僅照顧到一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更符合孩子先認后記的認知規律。用紅紅的蘋果教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讓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在識記時,用不同的問題帶出多樣的識字方法,并滲透了“休”、“杏”等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到漢字字形與字義的密切聯系!
(二)總結特點。
1、蘋果樹上的字寶寶有什么特點?我們再請出本課其他帶有木字旁的字。板貼:楓、柏、板、柳,組詞讀。
2、總結:我們智慧的祖先在造字時,就把與樹木有關的字都請進了木字旁的家族中,這樣只要我們一看到這個字的偏旁就能猜出它的大概意思了,了解了這個特點你就能認識更多生字了。
3、選字填空編兒歌。
(1)出示詩,全班一起填空。
春風吹,花兒笑,
鳥兒樹梢喳喳叫。(梢、捎)
小朋友,來植樹,(值、植)
提著水桶把水澆,(桶、捅)
先種一株小松樹,(株、珠)
再修圍欄保護好。(欄、攔)
奶奶坐在樹樁上,(樁、莊)
看著我們哈哈笑。
邊匯報邊引導學生說明原因。
(2)拍手讀詩。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學生認記了大量木字旁字以后,對這一偏旁的意思已經牢固掌握,在這里創設這樣一個語言環境引導學生根據偏旁的特點(其余偏旁學生已學過)辨析同音字,從而鞏固所學,拓展識字!
五、指導觀察,學寫生字。
(一)讀帖。
1、出示“材”“休”,指導觀察這兩個字里的“木”寫法一樣嗎?
2、木在左做偏旁時書寫要注意什么?
3、小結:當木做偏旁的時候,不僅會變窄,還會將捺變成一點,這就是漢字中的避讓,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更緊湊漂亮。
(二)范寫。
邊說口訣邊范寫:木子做旁真謙讓,身體變瘦騰地方,一捺變點懂禮讓。
(三)生寫。
1、師帶領學生邊念口訣,邊寫第一個字。
2、觀察自己的字和例字,看看有什么不足?
3、書寫第二個字,改進第一個字的不足?偨Y方法: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
4、獨立書寫第三個。
(四)書寫“休”。
1、師范寫:休字在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先寫單人旁,木的橫在橫中線之上,這一豎個子最高要緊靠豎中線,一撇一捺寫舒展。
2、學生按照剛才“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方法寫三個“休”字。
3、同桌互評。
【設計意圖:“材”和“休”是本課要正確書寫的生字,在教學時我重點指導“材”的寫法,通過觀察—范寫—書寫—再觀察—再書寫的步驟指導學生正確規范的書寫。掌握書寫的方法后再引導學生當堂運用此方法獨立書寫“休”!
六、環保教育,總結升華。
(一)教學“森”字。
1、黑板上的小樹一棵挨著一棵、一片連著一片,真像是一片大森林。
2、出示“森”字卡。這個字念什么?組詞帶讀。
3、和林相比,有什么不同?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將課前準備的小樹、樹林教具做為獎勵,適時地獎給他們,不僅鼓勵了學生,還在黑板上營造了由樹木到樹林,由樹林到森林的變化,將“木”“林”“森”三個字的字形與字義形象的展示了出來!
(二)環保教育。
1、渲染情境,邊敘述邊去掉黑板上的小樹。
2、如果人們繼續伐下去會怎么樣呢?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播放音樂,和老師一起“種樹”。
【設計意圖:進行環保教育,使學生從小就樹立環保意識!
(三)總結。
“樹哥哥”:同學們,這節課漫步在木的世界中,你們快樂嗎?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你們能認識更多生字,和我們家族的小樹一樣成長的更加茁壯!
七、布置作業,課后拓展。
在報紙、廣告紙等資料上找找木字旁的字,制作成一份剪報,想辦法認識每一個生字,下節課來交流。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課文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