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22-03-08 12:33:22 下載試卷 標簽:部編版語文 四年級下冊 語文教案
- 第二課時 -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讀了生字新詞,理清了課文的層次,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恐龍是如何飛向藍天的。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恐龍和鳥類各有什么特點?(恐龍:兇猛、笨重、遲鈍;鳥類:輕靈、五彩斑斕。)
2.恐龍和鳥類之間有什么關系?(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3.科學家們經過研究,提出了怎樣的假說?依據是什么?
出示句子:20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們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龍化石,頓時使全世界的研究者們欣喜若狂。遼西的發現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的證據,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描繪的畫卷涂上了點睛之筆。
這是一個多么重要的發現啊!我們來讀一讀這幾句話,體會科學家們當時的心情。(欣喜若狂)
(二)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1.默讀第3、4自然段,想想恐龍是怎樣演化成鳥兒的。畫出描寫恐龍特點的詞句,準備交流。
2.全班交流。
(1)地球上的第一種恐龍大約出現在兩億四千萬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兩條后腿粗壯有力,能夠支撐起整個身體。
去掉“大約”行嗎?為什么?(不行。“大約”是指不精確的估計,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
(2)數千萬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個形態各異的龐大家族。有些恐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兩足奔跑,有些恐龍則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龍身長幾十米,重達數十噸;有些恐龍則身材小巧,體重不足幾公斤。有些恐龍兇猛異常,是茹毛飲血的食肉動物;有些恐龍則溫順可愛,以植物為食。
①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對比、排比)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恐龍家族形態各異的特點。)
③恐龍家族的成員真是形態各異!請你讀出它們的不同。(男女對比著讀。)
(3)其中,一些獵食性恐龍的身體逐漸變小,長得也越來越像鳥類:骨骼中空,身體輕盈;腦顱膨大,行動敏捷;前肢越來越長,能像鳥翼一樣拍打;它們的體表長出了美麗的羽毛,不再披著鱗片或鱗甲。它們中的一些種類可能為了躲避敵害或尋找食物而轉移到樹上生存。
“其中”“一些”說明了什么?(準確地表達了不是全部的恐龍。)
(4)這些樹棲的恐龍在樹木之間跳躍、降落,慢慢具備了滑翔能力,并最終能夠主動飛行。不過,另一種看法是,飛行并非始于樹棲生活過程。有些科學家推測,一種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恐龍,在奔跑過程中學會了飛翔。
恐龍是怎樣學會飛翔的?(科學家給出了兩種推測:始于樹棲生活過程,在奔跑過程中學會。)
(5)不管是樹棲生活使鳥具備了滑翔能力,并逐漸能夠主動飛行,還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帶羽毛恐龍在奔跑過程中學會了飛翔,最終的結果是——原本不會飛的恐龍最終變成了天之驕子——鳥類,它們飛向了藍天,從此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生活天地。
(三)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恐龍飛向藍天只是科學家們的推測,他們更美好的心愿是什么?齊讀第5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1.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科學家們經過研究,讓我們了解了恐龍變為輕盈靈活的鳥兒的演化過程,但想要全面揭示這一歷史進程,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你想對科學家們說點什么?
四、布置作業。
1.向家長介紹恐龍變成鳥兒、飛向藍天的演化過程。
2.小練筆: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事物的不同特點。
板書設計
飛向藍天的恐龍
恐龍——鳥類
第一種恐龍
龐大家族
獵食性恐龍(樹棲)
帶羽毛恐龍(奔跑)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歸納出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過程,這是課文的重點。通過抓住關鍵詞句,把恐龍演變成鳥類的過程簡單化。
2.引導學生揣摩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通過品讀句子中的關鍵詞,體會句子表達的準確性。
點擊查看更多: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奧數網提醒: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