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名著導讀:《列那狐的故事》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1-11-16 18:47:05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名著導讀:《列那狐的故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作品簡介
《列那狐的故事》由一系列獨立成篇又前后呼應的短篇故事綴合而成。主要來源是法國北部的民間傳說,此外也有取自古希臘、羅馬的寓言,以及取自日爾曼民族和印度等東方國家的故事,可說是東西方動物故事的薈萃。“狐貍列那”的故事大約在1170年到1250年期間成形,最初是長篇故事詩,作者有許多人,絕大多數已經難以查考。后來還有不少續篇和仿作,連德國大詩人歌德都根據這個故事寫過敘事詩《列那狐》。今天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法國女作家吉羅夫人改寫的33篇散文體故事,相當于一部長篇小說。
內容簡介
故事在列那狐和伊桑格蘭狼的明爭暗斗中展開。列那狐以他的狡黠愚弄獅王在內的所有動物,引起了他們的強烈不滿和怨恨。獅王先后派遣布倫熊、蒂貝爾貓和格蘭巴德獾等前往將其捉拿歸案,但列那狐利用他們各自的弱點設計陷阱,狠狠地耍弄了他們。
藝術特色
1.通過對動物的人格化,象征中世紀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其中最高統治者是獅子諾布勒,它愚蠢而剛愎自用,是現實中國王的象征。伊桑格蘭狼和布倫熊驕傲跋扈,體現了現實中貴族廷臣的狀態。主教貝爾是一頭蠢驢,教皇代表繆薩爾是一頭駱駝,這些形象構成了封建上層社會。而那些弱小的動物如雞、兔等便是下層人民的代表。列那狐則是市民階級的典型,他一方面是智慧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兇殘的象征。這個形象的雙重性也體現了社會的復雜性和文學的真實性。
2.《列那狐的故事》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因此具有濃厚的民間元素和味道。故事是用輕松自由的調子講述的,語言平易通俗,風格亦正亦邪,引人入勝,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眾的審美趣味,成為當時的流行經典。
精彩片段
那天天氣很冷,天色陰沉沉的。列那狐沿著樹林緩慢地走著,東瞧瞧,西望望,想不出任何尋找食物的辦法。忽然一陣大風刮過,遠處飄來一股誘人的魚香味。
列那狐縱身一跳,跳到路邊的籬笆旁。他發現打老遠的地方駛過來一輛賣魚的大車。毫無疑問,這股誘人的味道就是從那輛車里散發出來的。列那狐的腦子里忽然閃出了一條妙計。他輕輕一跳,越過了籬笆,繞到離大車還很遠的大路的一端,躺倒在路中間,裝出剛剛暴死的樣子。
車開到列那狐跟前,猛地停了下來,兩個魚販下車后,果然以為他死了,于是漫不經心地把他扔到了魚筐邊,重新上車,繼續趕路了。
你們一定會猜到,我們這只狐貍在車上笑得多么開心!
他幾乎一動也不動,毫無聲響地用鋒利的牙齒咬開了一個魚筐,開始享受他的美餐。吃完后,他絲毫不想逃跑。這次,他要為家里人著想了。他巧妙地把好幾條鰻魚串起來做成一條項鏈,掛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輕輕地從車后滑到了地上。
點擊查看更多:名著導讀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