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語文單元測試 > 六年級語文單元測試上冊 > 正文
2020-11-16 18:16:53
閱讀感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文章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層表現方式,將山溝里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
老人名叫代喜增,是一位勞動模范,直隸寶坻(今屬天津)人。他出生在1899年,已于2005年去世,享年106歲。1937年進東北林區當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個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鐵力林業局依吉密林場主任、鐵力林業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分段段意
第一段1自然段: 描寫了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景觀和一幅喜人畫卷。
第二段2-5自然段: 寫老人改造山林及綠化山溝所面臨的困難以及所取得成績。
第三段6-7自然段: 寫“我”的感悟:青山是不會老的,點出文章中心意旨。
課文簡說
文章層次井然,內容清晰。課文先描寫了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山林景觀,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園的喜人畫卷,喻示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接著作者從兩方面補充介紹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狀況:通過山溝的大環境(即自然條件)的惡劣險峻,來襯托改造山林的艱難困苦;通過老農生活條件的簡陋艱辛,突出老農植樹造林的難度之大、態度之堅決;通過村干部的補充介紹、老農的陪同參觀,展現了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造福后代的成績;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靈感觸提升全文,點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借助比喻、擬人等表現方式,將山溝里綠樹成蔭、枝繁葉茂、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從這位普通的山野農夫身上看到我國人民在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上的堅強決心,以及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寬學生的認識角度;二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相關鏈接:點擊查看更多六年級語文練習題
奧數網提醒:
小學同步試題、單元試卷、期中期末卷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