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銜接知識點:文言文閱讀(3)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20-07-27 16:21:30

【常見失誤】
1.雖是學過的課文,但卻未讀懂。有的同學平時讀書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雖然試題的閱讀材料就是課堂學過的課文,但是沒有真正讀懂;在考試答題時,抓不住要領,或者所答非所問。瀘州市試題第4小題,“促使周處認識到自身過錯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多寫漏寫不得分)。”讀懂原文,很好回答:“聞里人相慶”。未讀懂原文的同學,其答案五花八門,在閱讀文學中抄,這一句像是答案,那一句也像。有的抄了長長一段,有的把文中對周處的描寫當作答案,更多的考生把“清河曰”全部內容抄上。因對原文未能把握好,答題造成失誤。
2.實詞詞義不落實,對一詞多義不會辨別、選擇。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是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條件。幾乎各地中考文言文試題都在考查文言實詞,有的特意考查一詞多義。從閱卷情況來看,這類試題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誤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詞義去套文言詞義,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釋為“具體”;二是不會辨別一詞多義,在多個詞義面前不會選擇。
3.對虛詞的用法不熟悉。各地試題中,考查虛詞的多種用法的試題是一大難點。究其原因,一是朗讀不夠,缺少文言語感;二是歸納、辨析不夠。也許在課堂上教師幫助總結過多次,還是不熟悉,那是因為老師總結不能代替自己的總結。要在老師指導下舉一反三,自己再找例句歸納總結。
4.對課文、句子理解不準確。失誤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句子翻譯不準確,對句中關鍵性的詞語漏譯、誤譯,對特殊句式不熟悉,不會翻譯。二是對理解性的試題,答不準確。桂林市試題第4小題:“(乙)文中,從‘曹劌請見’一句可以看出曹劌有主動參與國家大事的精神,請你從(甲)文中也找一個體現子墨子這樣精神的語句。”這道題并不難,但是仍有考生答不好。有的考生摘錄子墨子的語言答題,似乎答對了,但不準確。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