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關于列寧的十個事實(7)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2 11:30:49

4.列寧遇刺之后開始在俄國發動紅色恐怖
布爾什維克黨通過中斷制憲議會以及公然奪取政權的行為來表明他們愿意不惜一切代價來推進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決心。而芬尼·卡普蘭(Fanny Kaplan)刺殺列寧一事卻表現出了布爾什維克黨在俄國的地位——其實還是極其不穩定的。此外,還有許多人希望擺脫列寧及他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的統治。
因此,他們決定以刺殺事件為借口,發動“紅色恐怖”運動,以此消滅布爾什維克黨的所有敵人或潛在敵人,以及阻礙他們統治的反對勢力。比起被他們取代的沙皇政權,布爾什維克黨的這一做法更為過分,也更為殘酷。而“全面恐怖”可用列寧下令對“契卡”(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費利克斯·捷爾任斯基(Felix Dzerzhinsky)實施報復時說的話來概括,即“為恐怖做好準備”,并讓敵人“發抖”。在刺殺列寧事件之后,彼得格勒蘇維埃政府處決了500名資產階級人質,以此作為報復。從那時起,無論是誰,只要看上去會對其構成威脅,都將被“契卡”殺害。僅在刺殺事件后兩個月內,他們就連續處決了10至15000人。而大多數死者并沒有接受任何形式的審判或經任何法律程序,只是直接被處決了而已。如果家中一個成員被處決,那么整個家庭都可能受到牽連。然而,列寧和其手下暗警并沒有就此停止。他們要求農民在集體農莊共同勞作,然后將余糧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政府。任何拒絕這么做的人,都會被認定為“古拉格”(即富農),他們要么被處決,要么被送去勞改。越來越多的農民拒絕將他們的糧食賣給政府,于是政府派軍隊去搜刮糧食,然后送至城市里。士兵們并不關心農業需求,他們甚至還帶走了農民們的種糧。結果引發了一場可怕的內戰,導致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同時陷入了一場原本可完全避免的饑荒之中。在這場大饑荒中,死亡人數約達三百萬至一千萬。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