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11-19 17:18:38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數學 數學教案 一年級教案
生1:走一圈就是周長。(師:說得很形象,但畫在黑板上的長方形怎么走一圈呢?)
生2:四條邊加起來就是周長。(師:有道理,但如果是個三角形呢,其他的圖形呢,師出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發現什么叫周長呢,能說得更準確嗎。
生:一個圖形有幾條邊,周長就是把這個圖形所有的邊合起來。
師:的確,周長就是指圍成這個圖形的所有邊的長度的總和。
…… ……
片段2:理解與應用
師:小明和笑笑比賽完了之后,又碰到了一到難題,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呢,請看:
如圖,學校操場上的長方形足球門,已知它的長是5米,寬是2米,安裝一個足球門需要用去鋼管多少米?
生1:這實際就是求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列式應該是5+5+2+2=14(米)
生2:我不同意,從圖上看,這個足球門只有三條邊組成,應該是5+5+2=12(米)
師:同學們,你們大家贊同誰的說法呢?
過了一會兒,大部分學生覺得生2的說法比較準確,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
“我覺得兩個同學的都有道理,但究竟誰的對,還要看看我們足球場上的足球門的地下是不是還有一條邊。”
經過學生這么一說,原來我準備說只有三條邊的,我也開始動搖了,因為在準備這道題的時候,我也沒考慮到這一點,究竟有沒有,我也不敢肯定,因此,我向學生說:
“那好,我們下課后,同學們就去實地看看,或詢問一下體育老師。”
但經過學生這一調查,詢問,新的問題又提出來了,
“老師,足球門雖然下面沒有一條邊了,但它的后面還有幾條那樣的鋼管在支撐著,不止12米啊,后面那些該怎么算呢?”
“那再把后面那些鋼管的的長度量出來再加上不就行了嗎。”
…… ……
教學反思:
從這節課上,我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學習數學要盡可能要把學習內容置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理解,感受,變書本數學為生活中的數學。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師生教學相長的互動模式。在這一節課中:
1、學生的注意力一開始就被形象的動畫吸引,小學低中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了學習中來。并使他們感覺到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而愿意去學習。
2、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從具體思維(一開始學生認為周長就是跑一圈的長度)逐漸在老師的引導下過渡到抽象思維(在最后學生小結出周長就是組成這個圖的邊合起來。)
3、通過對周長的理解,學生很快就找到周長的計算方法,即把所有的邊的長度加起來。并且學生通過計算,聯系乘法的意義,找到了很多種算法,體現新課標提出的算法多樣化,而且,在教學中沒有一味地去引導學生推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直到最后也沒有向學生總結公式,而且新版的人教版的教材也是一改過去的老教材,沒有在課本上總結周長的計算公式,我們不能用一個公式去限制學生的思路,在計算過程中一些學生計算出正方形的周長用“(8+8)×2=32(米)”,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是存在聯系的。
4、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老師沒有灌輸給他們方法,而是通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理解感知的。
5、通過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往往能提出很多的問題,而且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通過小組討論和爭論,最后在老師的引導下達成共識,所學到的知識,學生印象最為深刻,也理解得最為透徹。同時,在學生最后提出的足球門的鋼管長度還包括后面的支撐部分,從而為以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打下了基礎。
總之,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課本知識置入現實的生活情境中,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一個從事數學探究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使得每個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奧數網提醒:
單元試題、各科教案、奧數練習題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