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典詩文名篇詩意賞析:《出師表》(11)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15 16:46:02

《隆中對》三分天下,諸葛亮提出東邊和孫權聯合、南邊安撫少數民族,占據荊州、益州,北伐對抗曹操。漢末時看到這個形勢的,諸葛亮是一個,魯肅是一個,還有袁紹手下的沮授也看到這個形勢,當時情況來說,漢皇朝分裂后,大體國內形勢,可分為三大塊,或者說三塊半,北方是一塊,四川是一塊,揚州是一塊,荊州是夾在揚與益兩州之間。這個地區形勢不穩,孫權也是必爭,益州也應該說需要這塊地方。荊州本來獨立的,地方也是可以的。東晉南朝時占據荊州的多能和揚州對抗。梁武帝取天下就是從荊州襄陽起家的。荊州離孫權太近,劉備力量太弱,所以希望取得益州,取得益州、力量就雄厚多了,劉備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劉備也是很有才能的,他這個人是“好默而慢”很有氣魄,很有雄才,就是什么事想做時慢一步,比曹操慢一步。這慢一步有時候身家性命、成敗都在這慢上面了。慢一步就不得了。但是劉備有一個長處“百折不撓”,打不倒,打倒,再起。最后跑到襄陽投奔劉表,后來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時,對劉備是轉折。劉備聽了《隆中對》后,頓開茅塞。以前是糊里糊涂地斗,連根據地也站立不住。他當然是基礎不如人,連袁紹也不如,袁紹知道占河北作根據地。曹操不說話,但曹操心里很有數,劉備也是不說話,但心里沒有數,沒有占根據地的思想,所以兩次占據徐州,陶謙讓徐州一次,后來消滅了呂布,又被曹操打跑了,曹操不允許他占住腳了。放著袁紹他不管,先到南面來消滅劉備。劉備很厲害,這是不成問題的,但得了諸葛亮就更行了。
我認為諸葛亮以后走的政治路線,是按《隆中對》來做的,取了荊州,再取益州,將來如果北伐,那邊出江中取長安,這邊取襄陽北上,取豫州。兩路夾擊。這個能不能成功,當然歷史很難推測,但他具備了一個條件。如果這時北方曹魏出現混亂,內部有腐敗,或者內亂,幾個頭相爭,內部給他創造機會,蜀漢有這些條件是可以統一的。但關羽失了荊州以后,就沒有了,之后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盡人事,我估計很少成功的可能。取關中有沒有條件,只有第一次有條件,就是魏延建議給我五千人,我出武功,你從那邊,我們在長安會師,把關中拿下來,歷史當然不能重演一下,魏延那一招,不失為一招,因為魏家沒有準備,劉備死后,西蜀幾年沒有消息了,沒有力量了,豁然間出來了,如果走魏延那條路,有可能成功。只有這一次可能,以后就再沒有可能了。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是取隴右,然后再進關中。但不占有關中,就不能占有隴右。只要-退回漢中,就跟隴右的聯系截斷了。諸葛亮后來就是盡人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