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語文單元測試 > 四年級語文單元測試上冊 > 正文
2019-09-10 10:40:58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課后習題及答案
第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再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寫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二件是疑惑中華不振,第三件是目睹國人備受欺辱的事實。
主要內容:課文寫周恩來少年時代耳聞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說理的事情,從中深刻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表現了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
2、課文出現了“租界”、“中華不振”等詞語,查閱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結合下面的詩句理解周恩來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來
思路點撥:
先通過“租界”“洋人”等查閱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再閱讀詩句,大體了解詩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周恩來之下遠大志向的原因。
參考答案:這首詩的大意是:我唱罷了一首氣勢豪壯的歌,告別了祖國,毅然掉頭東渡。求得精深細密的各種科學知識,以挽救祖國的危亡。專心致志,刻苦攻讀,為的是打破現狀,改革社會。如果理想不能實現,投海殉國也不失英雄本色。
這首詩表現了 作者青年時代改革社會的凌云壯志和獻身救國事業的革命精神。
●小練筆
●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而讀書”, 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寫下來,注意寫清楚理由。
思路點撥:要想把理由寫清楚,可以結合具體的事例,要注意寫清楚事情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人物(注意描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
參考答案:為了快樂成長而讀書。入夜了,月光撒向大地,我靜靜地坐在臺燈旁,看著《中外名人名著》,感覺特別好。看完后,許地山的《落花生》讓我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馮驥才的《花的勇氣》使我明白,在成長的道路上,陰風冷雨并不可怕,要以無所畏懼的勇氣去面對一切艱難險阻.....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題、單元測試、課本同步試題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