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故事:數列中的天文發現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19-08-27 14:42:17

小學數學故事:數列中的天文發現
據說1772年,德國天文學家波德發現了太陽與行星距離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算出了當時已發現的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單位略)分別為:星名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行星到太陽的距離47101652100天文學家們為了發現更多的行星,仔細研究上表中各數的聯系。他們將上表中各數分別減4得到一列數:0、3、6、12、48、96。這些數之間竟有一個奇妙的規律:如果在12和48之間再添上24的話,那么(除第一個數以外)每個數都是前面一個數的2倍。這僅僅是紙上談兵的數學游戲嗎?還是真和行星的位置有什么關系?到了1781年,天王星被發現,人們算得它與太陽的距離是192。真巧,這個數不用減4,就是數列中96的2倍。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為了在數列中的12和48之間插入24,科學家們猜測:在與太陽距離28(即24+4)的地方應該有一顆行星。1801年12月7日,科學家終于找到了這顆行星——古神星,它與太陽的距離約是28。
編輯推薦:更多數學趣味小故事
奧數網提醒:
新學期軍訓、分班卷、課本同步試題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