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漢書·路溫舒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1:57:4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漢書·路溫舒傳
路溫舒字長君,巨鹿東里人也。父為里監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因學律令,轉為獄史,縣中疑事皆問焉。太守行縣,見而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秋》,通大義。舉孝廉,為山邑丞,坐法免,復為郡吏。元鳳中,廷尉光以治詔獄,請溫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會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其辭曰:“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驅,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圣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唯陛下除誹謗以招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于世,永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上善其言,遷廣陽私府長。內史舉溫舒文學高第,遷右扶風丞。時,詔書令公卿選可使匈奴者。溫舒上書,愿給廝養,暴骨方外,以盡臣節。事下度遼將軍范明友、太仆杜延年問狀,以其言無可取,罷歸故官。久之,遷臨淮太守,治有異跡,卒于官。
(選自《漢書·賈鄒枚路傳》,有刪節)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B.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C.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D.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古代男子或女子讀書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稱呼對方的字,表示尊敬。
B.《春秋》,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相傳由孔子編訂,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亦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C.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兩種科目,孝是孝悌之人,廉是清廉之士,后來合稱孝廉。也用于指被舉薦的士人。
D.元鳳,年號名,古代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患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要更改年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路溫舒少年時很好學。父親讓他去牧羊,他就采集蒲草,裁成簡牘的形狀,用繩子編綴起來,在上面寫字。
B.路溫舒斷案才能較高。他做小獄吏時,乘機學習律令,后升轉為獄史,縣中每遇到疑難案件,都向他請教。
C.路溫舒主張崇尚仁德。他上書宣帝,建議廣開言路興太平之風,減省法令條文,放寬刑罰,廢除刑訊之獄。
D.路溫舒一心報效天子。他曾主動上書請求隨使者出使匈奴,但是由于杜延年等人的阻止,結果沒有成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守行縣,見而異之,署決曹史。(4分)
(2)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圣之所以傷也。(6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