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桐城文錄序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9 15:26:1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桐城文錄序
桐城文錄①序
【清】方宗城
桐城文學之興,自唐曹孟徵、宋李伯時兄弟,以詩詞翰墨,名播千載。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節、儒林,彪炳史志者,不可勝書。然是時風氣初開,人心醇古樸茂,士之以文名者,大都尚經濟,矜氣節,窮理博物,而于文則未盡雅馴②,以復于古。郁之久,積之厚,斯發之暢。逮于我朝,人文遂為海內宗,理勢然也。蓋自方望溪侍郎、劉海峰學博、姚惜抱郎中三先生相繼挺出,論者以為侍郎以學勝,學博以才勝,郎中以識勝,如太華三峰,矗立云表。雖造就面目各自不同,而皆足繼唐宋八家文章之正軌,與明歸熙甫相仲伯。烏呼!盛哉!然余又嘗總觀桐城先輩文,三先生外,其前后及同時者,無慮五六十家。雖不足盡登作者之堂,而其各有所得,堪以名家者復數人。其余或長經術,或優政事,或論學論文,記忠記孝,亦足以廣見聞,備掌故。
曩者,康熙間何存齋、李介須輯《龍眠古文》數十卷,大抵多明人之文也。咸豐壬子春,余與友人戴存莊論吾桐之文,以我朝為盛。然物勝則必反其本,然后可以久而不敝。天地之氣運,流行不能自己,畜久則必盛,盛久則必靡,亦理之勢然也。去其靡以救其弊,豈非鄉后進者之責與?因相與取諸先輩文,精選得數卷,大約以有關于義理、經濟、事實、考證者為主,而皆必歸于雅馴。其空文無理論,或雖有事理則文鄙倍者,不錄。按時代以分卷次,其大家或數卷至十余卷,其足名一家者,或數卷至一卷,而雜家則數人一卷以附之。
夫學問之道非可囿于一鄉也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人。而況當兵火之后,文字殘缺,學術荒陋,使聽其日就澌滅③,而不集其成,刪其謬,俾后之人有所觀感而則效焉,其罪顧不重與?
昔者,孔子編《詩》而附《魯頌》,刪《書》而附《費誓》,因《魯史》以作《春秋》,其惓惓于宗國文獻如此,是亦學者所當法也。今纂初成,將有山左之行,因以稿本歸敬孚④而屬其益加搜訪校訂以成之,爰⑤書其義例于左云。
【注】
【1】《桐城文錄》:作者與有人合編的一部桐城派文選。
②雅馴:講究文采修辭。
③澌(sī)滅:毀滅凈盡。
④敬孚:蕭穆,字敬孚。
⑤爰( yuán):于是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彪炳史志者,不可勝書 勝:盡
B.大都尚經濟,矜氣節 矜:崇尚
C.與明歸熙甫相仲伯 仲伯:難分上下
D.然后可以久而不敝 敝:疲憊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詩詞翰墨,名播千載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B.而于文則未盡雅馴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C.因相與取諸先輩文
因賓客至藺相如們謝罪
D.而不集其成
吾嘗終日而思矣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學問之道非可/囿于一鄉也/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人
B.夫學問之道/非可囿于一鄉也/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人
C.夫學問之道/非可囿于一鄉也/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人者矣
D.夫學問之道非可/囿于一鄉也/然而流風余韻/足以興起后人/則惟鄉先生之言/行為最易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桐城文風雖自唐代開始興起,但因為那時的文章不講究文采修辭,所以到了清代,文風才真正鼎盛,桐城三位名家確立了桐城派在文壇上的地位。
B.桐城散文作家,除三位名家外,在他們之前之后,以及同時代還有幾十人,他們各有各的長處,有的擅長經術或政事,有的擅長論述學問、記載忠孝。
C.作者認為,整理鄉邦文獻是后輩人的職責所在,選文原則,大約已有關于義理,經濟,事實,考證的為主,同時兼顧文采修辭。
D.作者認為鄉邦文獻相當重要,據孔子編輯《詩》而復《魯頌》、刪定《書》而附上《費誓》等例子作為事實證據予以說明。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逮于我朝,人文遂為海內宗,理勢然也。(3分)
(2)俾后之人有所觀感而則效焉,其罪顧不重與?(4分)
(3)其惓惓于宗國文獻如此,是亦學者所當法也。(3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